■徐兴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近年来,众多国有企业积极开辟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天地,通过实施“党建+”项目、设立党员示范岗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激发了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稳步提升和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尽管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不足需要改正和完善。
对党建与业务融合认识不够。当前,部分国有企业仍面临思想认识上的瓶颈,对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重业务轻党建”或“两张皮”的现象。这种思想误区如同一团迷雾,遮蔽了企业前行的视野,阻碍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步伐。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意义,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体制机制的短板需补齐。党建与业务融合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使得融合工作难以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此,我们需要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融合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融合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党员干部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融合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才队伍的短板待突破。复合型党务人才和业务人才的短缺,是制约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又一重要因素。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交流研讨等方式,提升现有党务人才和业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还应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融合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文化融合的深度需挖掘。企业文化与党建文化的融合不够紧密,是当前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中的一大痛点。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企业文化和党建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追求,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共鸣点。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从而引导干部员工在岗位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同时,还应注重将党建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使党建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强化政治引领,构建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格局,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健全制度机制、深化文化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实践模式等多方面的努力,国有企业可以实现党建与生产业务的相互促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也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融合模式和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作者系济宁能源金源煤矿党委书记、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