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踏上故土,远山苍翠,近水潺潺,错落有致的民居,早已不见了儿时的影子。唯有从天井当院探出墙头的那一枝红彤彤的枣子,红红火火,留着农村的味道。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种上一两株枣树,在天井或当院。不大的树冠,稀疏的叶子,微甜香味的米粒小花,最惹人眼的,是到了国庆节绽开笑脸的枣子了。
枣树并非天井里的唯一。挨了一冬天的寒苦,就盼着春回大地时在天井里种上几棵丝瓜。丝瓜和枣树是一对好搭档,盛夏时,枣子泛着青白的光,丝瓜就挂在枣树上等着刚从田里归来的父母摘取。晚饭时,在当院支一张小桌,摆上几个小板凳。一盘可口的清炒丝瓜,外加一盘凉拌野菜,有时再摊上几个鸡蛋,就是最美味的下饭菜。
院子大的人家,除了天井,还在当院开辟一小块菜地。黄瓜、豆角、茄子、辣椒,每样种几棵,夏天却有了吃不完的菜。依稀记得,奶奶为了让一大家子有菜吃,就把整个院子改成了菜园。那个时候,最调皮的事情,莫过于蹑手蹑脚蹲在窝瓜秧的旁边,等待蜜蜂钻进黄色的花朵,从外面把花瓣儿迅速地合拢起来,再慢慢打开,看着蜜蜂嗡嗡地飞走,仿佛自己的心也跟着飞上了天空。有时奶奶也会摘上一些豆角之类的蔬菜,让我送给街坊邻居。回来的时候,我的手里也会多出几颗糖果。
后来村里的新房子越来越多,红色的砖房渐渐替了老旧的土坯房。天井宽了,人们在天井里种上夹竹桃或者石榴。花香虽然淡淡的,却与红色的院墙非常的相衬。院子依旧是黄土铺的,却比过去平整了很多。种菜的人少了,空出的地方栽上了杨树。夏雨后的夜晚,小孩子们打着手电筒,去各家院子抓知了猴,是很多人的童年趣事。
再到后来,杨树这样高大的乔木被挪出了当院,枣树又回到了院子里。如今,很多人家盖起了二层的楼房,天井当院铺上了红砖,有的还用了混凝土硬化。村里的超市,有最时鲜的各式蔬菜和四季水果,用不着天井当院的栽培了,但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家人,还是留出一小块儿,栽下一棵树,种上几棵辣椒、西红柿的地来。
天井当院的变迁,是家乡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是历史长河中翻腾起的一朵浪花,生活还在继续,天井当院美丽又让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