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扈宏毅 本报通讯员 汪孟仙
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合力作用,助推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提升,8月29日,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开展《济宁市物业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落实情况专项民主监督视察活动,并联合济宁日报社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任城区、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规范、提升物业管理工作交流意见建议。这标志着推进政协民主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协同联动工作正式启动。
视察组一行先后到任城区红色物业服务中心、济宁高新区森泰御城上院小区、兖州区太阳财富美景花园小区,每到一处,都实地查看小区建设情况,了解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社区治理、业委会建设等情况,并详细询问物业收费标准、居民停车充电、设施维修、供暖供水、“一老一小”服务等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以及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实地调研结束后,视察组一行就推动《条例》落实、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开展座谈。“应持续做好物业企业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培训,精细化管理,跟上行业发展的需求。”“新形势下要帮助物业行业转变观念、创新服务业态,延长服务链条。”“街道、社区和物业应树立‘一家人’‘一盘棋’观念,齐抓共管,同时要加强与消防、公安、市场监管、物价等部门的联动,建立部门责任清单,共同参与、研判,更好地解决问题。”……座谈会上,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街道社区和物业企业的代表畅所欲言,政协委员们也就部门联动、推动物业管理长效化、积极出台《条例》实施细则等问题建言献策。
小物业,大民生。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涉及千家万户,不仅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也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将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5月1日起,我市首部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济宁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党委有声音、政协有响应,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跟进”,市政协迅速行动、作出部署,将《条例》落实情况列入今年开展的三项专项民生监督工作之一。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牵头,通过收集问题线索、明察暗访、集中视察、座谈交流、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积极为全市物业管理工作“把脉问诊”,助力破解小区物业管理之“痛”。
为切实提高民主监督质量和实效,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立足“济事商量”平台,发挥数字政协优势,融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结合《条例》内容,聚焦物业管理和服务中的突出问题,拓展民主监督渠道,联合济宁日报社积极探索创新“政协民主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形式,持续联合开展监督工作,同时发动政协委员、界别群众深度参与,开展立体式、全方位民主监督;在“山东通——济宁数字政协平台”上开通了民主监督互动专栏,发动市政协委员全员参与。通过“济宁政协”微信公众号、委员工作群、界别委员活动组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共收集问题50余条,建议80余条,有效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和知晓度。
“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社会关注、群众关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我们将政协民主监督与媒体监督相结合,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机制的具体行动,将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取得更大实效,推动小区物业问题解决。”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更好地反映群众诉求,疏通难点堵点,助推党政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