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
第01版:

传统文化引来“大流量”

——“趣”游孔子博物馆掠影

■本报实习记者 周生贤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出了“儒学闻道”“侠胆忠义”“诗意山水”“红色峥嵘”等八条研学游线路,为学生们带来了一番寓教于乐的暑假旅游新体验。近日,记者来到作为“儒学闻道”主题研学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实地探访研学游的火爆“流量”。

时维初秋,艳阳凌空,孔子博物馆外广场上,来自不同地区的两家研学游团队早已排起长龙。据了解,这两家研学游团队分别来自江苏和安徽的某中学,“儒学闻道”是本次研学游的主题。

“哇!”在一声声的惊叹中,学生们来到了孔子博物馆内大厅,气势恢宏的馆内装潢让学生们啧啧称奇。“这是我见过最令人震撼的博物馆!”来自江苏的学生小王感叹道。沿着参观路线,学生们身临其境走进“孔子的时代”,一件件精致的文物和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好似穿越了千年;走过“孔子的一生”,至圣先师厚重的人生让学生们深有感悟;阅读“孔子的智慧”,学生们好像在和仲尼对话,领略他的哲思;“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就像两盏指路的明灯,引导着学生们走近孔子,领略两千年前的文明。

“从没想到过博物馆会那么精彩!”来自安徽的学生小丁回味无穷,“我曾以为博物馆都是枯燥无味的,但孔子博物馆给了我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我喜欢‘夫子问答’,能和孔子‘发微信’,好像穿越时光与孔子对话,感觉十分真实。”据了解,孔子博物馆的展览运用多种数字科技手段,采取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等形式,增强展览吸引力、感染力,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夫子问答”“鼓瑟击磐”“稷下学宫”等科技设备为研学游增添了无穷的趣味性。

前来研学游的学生们除了能够感受灿烂的中华历史文明与深厚的儒家思想外,还有“隐藏款”研学新方式。据了解,暑假期间孔子博物馆推出了许多“跨学科”内容,让学生们以全新的视角“打开孔博”。“没想到在孔子博物馆还能上数学课!”来自安徽的学生小田兴奋地说,“我喜欢‘博物馆里的数学课’,让我了解了古人刻在器皿上的数学探索,也感受到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孔子密码——沉浸式文物数字艺术展、流光溢彩——孔府旧藏珐琅器展、纤云弄巧——孔府旧藏刺绣文物展等特展也让前来研学的学生们流连忘返。

“孔子博物馆是曲阜研学游的第一站,学生们热情高涨,给后面的行程开了个好头!”来自江苏的带队老师李老师高兴地说,“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带孩子们来研学,既增长了知识,又让他们拥有了旅行的体验。孔子博物馆的服务很到位,相信我们一定会不虚此行。”孔子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暑期,越来越多青少年观众走进孔子博物馆,文博研学热潮高涨。孔子博物馆也以精彩的展览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着各位观众朋友的到来!”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曲阜市以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内涵,创新探索“文化+教育+旅游”新业态,形成了以“儒学闻道”为主题的研学教育品牌和研学产品体系。

走出孔子博物馆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来自安徽的学生小魏对此赞不绝口:“孔子博物馆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了解到了不少传统文化知识,非常期待接下来的旅程!”记者看到,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谈论着馆内的见闻,在回味中前往下一站研学目的地。品味历史,探究文化,研学游带给孔子博物馆的“大流量”实至名归。

2024-08-26 ——“趣”游孔子博物馆掠影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9400.html 1 传统文化引来“大流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