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期,都是大学生支教的高峰期。热情的大学生们走出“象牙塔”来到农村,为当地的孩子们送上丰富有趣的暑假课程。在汶上县苑庄镇东演马村就活跃着这样一群大学生的身影。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走进东演马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桌两旁围坐着20多个十二三岁的学生,桌子的另一头一位身着“烟台大学心系三农学社”标识短袖的大学生正在为孩子们讲解古诗词。一首首古诗在他的讲述中,更富趣味,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另一间教室,一群年纪小一点的孩子正伸长了脖子、瞪着大眼睛,认真观看老师带来的火山爆发小实验。倒入适量清水、滴入红色色素……随着老师最后加入泡腾片,二氧化碳气体带着红色色素冲出油水层,就像正在喷发的火山岩浆,引起孩子们的一声声惊呼。
如此精彩的课程,每天都在东演马村上演。支教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乡村的孩子们。除开设趣味文化课程外,大学生们还精心准备了舞蹈、手工、美术、电影鉴赏等多种特色课程,让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了解更多知识,丰富暑假生活。
“以前暑假我要么在家里写写作业,要么就跑出去玩。今年我参加了这个暑假班,老师教给我们折纸飞机、做气球花朵、画扇子画,我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在这里过得很开心。”苑庄镇东演马村学生束晨曦开心地说。
据悉,这是烟台大学心系三农学社社团到苑庄镇支教的第三个年头。近年来,苑庄镇为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精神文化生活,解决假期少年儿童“看护难”问题,积极对接烟台大学等省内高校,与高校支教团队结成帮扶队,寒暑假邀请支教队员到镇开展支教帮扶工作。
“在支教大学生的陪伴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他们的暑假生活变得更加多彩。”苑庄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杨娜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挥选调生连接地方和高校的桥梁作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及各类配套设施,积极对接高校支教队伍、返乡大学生,为孩子们搭建集学习、交流、实践于一体的平台,让辖区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记者 梁琨 通讯员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