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是平凡点滴的长久坚持;成功,是琐碎工作的日积月累。作为公安战线的一名档案管理员,我把档案工作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把档案职责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把无限的热爱和深情付于兰台之上,相约青春无悔。
有一种责任担当于肩
档案承载历史,墨迹记录真相,公安工作中档案至关重要。走进档案室的我,凭着干一行、爱一行,不怕苦、不怕累的警察职业操守,秉承档案工作者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迅速适应岗位角色,从档案管理点滴小事做起,分类、装订、编号、编目、查阅,边工作、边学习、边探索,逐步完善了公安档案整理入库、查询借阅、服务实战、保密销毁等环节的各项工作机制,改变了以往档案收集不全、类别少、排列无序、检索工具不完善、保存环境不达标等诸多问题。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档案不向地方档案行政部门移交,全部由公安机关保存,库存量大、跨度长、门类繁多、工作任务重。实际工作中,我根据公安档案管理要求,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对档案进行分类,大大提高了档案整理利用质效。别人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凝结着自己无尽的心血和汗水。
随着公安事业发展和时代进步,档案室几经搬迁,搬迁过程中的保密工作尤为重要。为不出现失密、泄密情况,我和前辈们整天“泡”在档案室里,不怕脏、不怕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一页一页地查阅,一件一件地核对,一箱一箱地封存,为搬迁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搬迁过程中,在全体同事的密切配合下,整个库房搬迁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所有档案材料安全地迁移到“新家”落户,经清查,无一损坏、无一遗漏。
近年来,档案规范化管理成为档案工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为了档案工作提档升级,我围绕人员配备、库房建设、安全设施配套、档案资料收集等各个细节,解决问题,补足短板,全面完成档案室升级晋档工作。同时,根据新时期执法办案信息化和档案管理智慧化需求,结合公安机关档案建设实际情况,认真学习了档案信息化有关知识,掌握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公安档案查询系统、档案库房、配套设施建设、档案数字化扫描等工作同步推进,公安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实现同步建设、同步应用。从档案工作的原始管理到规范化管理,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到计算机管理模式,从耗时的查档方式到便捷查档系统,在自己的不懈追求下,档案工作实现了与时俱进、创先争优。
有一种服务贯穿始终
档案是冷的,安于库房一隅静待时光流逝;人心是热的,档案工作者管理档案,存放之间、取舍之际,无一不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多年的工作中,我始终牢记“档案为民服务”宗旨,坚守“公安档案为公安”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位前来查询档案的民警和群众,践行“为全局管档、为公安守史、为民警服务、为群众服务”使命。从2018年至今,共接待查档人员500余人次,调取档案500余卷(件)。特别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档案室深入挖掘业务档案服务打防管控的作用,积极加强与各实战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构建起畅通高效的服务管理网络,变“旧档案”为“新资源”,为领导决策、侦查破案、史志编写等提供了大量原始记录和证据材料。
有一种奉献无怨无悔
从事公安档案管理工作至今,由陌生到熟悉,从外行到内行,把别人眼中的枯燥乏味,变成自己心中的无限爱恋。从日常管理到工作台账,从库房内务到材料撰写,从数据到档案实体,我都了如指掌。
从事档案工作以来,热爱和激情从未削减。我视档案室为家,经常深入库房了解、熟悉库存档案,严格落实“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光、防鼠”的“七防”工作。我把心血汗水装订在一卷卷发黄的案卷里,用超出常人的耐心整理记录、立卷归档,珍藏最有价值的资料,准确高效地服务实战,服务基层。
青春无悔,心中无怨。记得前年春天,我下楼时不慎扭伤了脚踝,肿得老高,疼得厉害。但当时正值创建省级规范化档案室关键时期,我执意坚持上班,家人每天早晨早早送我到档案室,每天晚上加班结束后,再来接我回家。领导看到我一瘸一拐的样子,让我回家休息,我跟领导说:“比起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抓逃犯,我这点小伤小痛不算什么。”经过三个月奋战,省级规范化档案室创建成功,我的脚也好了。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档案定格了青春,册页浸染了岁月。看着那些经过自己双手整理的一件件文书档案、一卷卷警事档案、一张张照片、一盘盘录音录像带、一块块奖牌奖章,就像一颗又一颗记忆珍珠,还原着新时代警察斗志昂扬、克难奋进的工作场景,展现着公安干警勇往直前、伸张正义的履职情怀,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丹心向党,墨卷留香。回首往昔岁月,我想三尺兰台,应是我的心安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