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一片混沌,他不能忍受生在茫茫黑暗中,他用神斧劈向四方,于是轻的气体上升,重的浑浊的东西下降,为了不使天地重新合并,他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直到天空高远,大地辽阔。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叫他的大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叫他的二儿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叫他的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
他在临死前,拿出一包百花种子交给女儿,交待她取净土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种植。
他死后的身躯化成日月、江河、风云、草木等等,“气作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虻。”
花神按照父亲的嘱咐,走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里,把百花种子遍洒大地。又走了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在太阳洗澡的地方,取来一潭水,分布在山川大地。
春风十里,芬芳万家。从此人间有了美丽的花朵,引来了蝴蝶、蜜蜂,鸟儿的叫声也动听悦耳。有一只叫做杜鹃的鸟,每年开春早早地叫着“布谷、布谷”,催促着农人春耕了。每天的鸡鸣,唤来太阳。农时不等人,耽搁了会影响收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啼鸣,杜鹃的喙尖上有一块红斑,张开嘴就像一滴鲜血。农人感谢子规,口口相传:“杜鹃为催促农耕而啼,啼得喉咙滴出了血,点点鲜红洒到山野,开出了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东北的土地上,冰雪皑皑。
春风前脚刚到,冰雪还没有彻底消融,生长在背阴坡的映山红就开始抽枝吐出花苞,等待绽放。
二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山的另一边住着一户人家,哥哥嫂子和小姑子,靠采药给百姓治病为生。
一年夏天,村里发生瘟疫,哥哥在家看病熬药,嫂子和小姑子两人背上药篓子,上山去采药。嫂子贪玩,没采到多少药草,却把两人带的干粮都吃掉了。
小姑子采满了药篓子,又累又饿。渴了,捧一口甘甜的山泉水喝,又采了点野果子充饥。正要回家的时候赶上大雨,雨后天空出现一道彩虹,上面走来一位白胡子老翁。他跳到一块石头上,指着石头上面的一棵树说:“此处有灵芝仙草。”嫂子抢着问:“吃了能变成仙女吗?”老翁摸着胡须笑而不答。
小姑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到巨石上,去摘树上的灵芝,每次都差一点点。没办法拿出砍刀,砍断了树枝,摘到了灵芝。一旁的嫂子,看着小姑子药篓子里的灵芝,起了坏主意。
当走到一个悬崖边上时,嫂子假笑着对小姑子说:“咱两个换着背吧,看你累了一天,背我的轻快些。”小姑子说:“不用。”嫂子生怕抢不到,就势把小姑子推下山崖,却用力过猛,也跟着摔到山崖下面。
当晚,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雨后,大家在悬崖下找到姑嫂二人。乡亲们在山上和山下分别立了两个石棚,把小姑子放在山上的石棚里,嫂子放在山下的石棚里。灵芝草熬成汤药,给全村人喝了,把剩下一碗,给小姑和嫂子灌了下去。
过了三天,全村的人病都好了,大家来到石棚前感谢姑嫂二人。这时,走来一位白胡子老翁,说了姑嫂采药的事。大家再看时,小姑子脸上绽出花朵的颜色,复活了,乘着风向天上飞去。再看山下的嫂子,她变成一只布谷鸟,落在枯树上,不停地叫着:“姑姑——等等——姑姑——等等!”村民为留下这段故事,把石棚起名姑嫂石。
三
有一年,盘古的女儿花神种百花路过这里,听到这个故事,撒下映山红种子。从此,每年春天,映山红在杜鹃鸟的叫声里,渐渐绽放。所以,也有人称为杜鹃花。
映山红耐寒,不争宠,生命力很强。为了感谢花神,它早早地在春天开放。映山红先花后叶,百花未开它先开,花神格外眷顾它。别的花一朵朵开,常常孤芳自赏,而映山红一片片地开,成了盛大的花海。
一座座山,一道道梁,一朵朵花,燃烧着一片片青春向上的红色。
若要盼得春天来,岭上开遍映山红。
■苗青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