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李若林 杨玉建)近年来,梁山县总工会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目标,凝聚“产改”合力,锚定建设“七个梁山”,坚持“三聚”赋能,强基提质,积极探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梁山路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竞赛聚效,提升产业工人发展动力。把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作为“产改”重点,努力为梁山振兴发展蓄势赋能。盯牢契合点,开展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县政府出台竞赛实施意见,成立竞赛委员会,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建立了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奖励“五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实现了职工提技能、企业增效益、全社会尊重人才的良好效果。
找准突破点,构建县、乡、企业系统化竞赛格局。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技术创新作用,推动企业职工把小发明、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纳入企业创新体系。积极争取省级就业补助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激励引导产业工人练本领、提技能,建设技能人才发展梯队。
维护保障聚心,提升产业工人获得感。6月20日,在梁山县工人文化宫,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众多货车司机加入了工会组织,49家物流运输企业的103名员工有了县总工会这个“娘家人”。邀请医生、律师以及心理咨询师来到现场,为司机朋友们提供健康义诊、法律和心理咨询。现场还为103名新入会货车司机发放入会礼包,组建了梁山县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深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参与激励聚能,增强产业工人归属感。让职工更多参与民主管理,提升产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创新支持力度。近年来,各级产业工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占比达60%以上,去年获评省劳模的7名职工全部来自生产一线。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塑造新时代梁山产业工人良好风尚。
去年以来,梁山县组织线上招聘50余场次,在线发布招聘岗位6200余个,城镇新增就业32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00余人。通过“产改”,产业工人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