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第03版: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岳才华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对山东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农村移风易俗,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从文化角度看,社会的核心价值并不仅仅是国家的意识形态,更是大众化的信仰体系。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核心价值或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软力量,对于维系社会基本制度极为重要,既对人民具有精神凝聚力,同时又为国家制度提供道德和伦理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凝结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支撑,也是充分凝聚社会共识、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应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即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划清原则上的界限,决不允许用西方“普世价值”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不断结合时代发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载体、体制机制、表达方式、传播形式等。在守正创新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扩大社会认同,增进思想共识。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两个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两个结合”的产物和重大成果,其培育和践行也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使之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知行合一。强化教育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各领域,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切实践行和充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中,使其成为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规则和行为准则。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充分压实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引导公众人物传播正能量,帮助青少年系好“第一粒扣子”,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典型示范作用。各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充分用好地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资源,有效整合优化各方研究力量和优势,推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本文系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项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阶段性成果】

2024-06-2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4823.html 1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