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是我小时候常听的一首童谣,我在父亲的肩上或母亲的怀里听他们哼唱,眼里是金色的麦田。多年后,每当想起父亲、母亲,还有儿时欢快的时光,乡愁如同麦芒在背,催促我回家去,回家去。
一直在外打拼,未能常去看望父母。我内心的寂寞,如同一只蝉蜕。向单位请了假,慌忙开车赶往家乡的方向,看到树木飞快地倒退,我知道离家乡近了,更近了。
我眷恋的家乡,我热爱的母亲河,我嗅到了你的味道。
我的家乡在蓼河畔,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村庄。最早这里住着一户姓肖的人家,以打鱼为生。这里土地肥沃,鱼儿肥美。人们以他的姓命名村庄,始称肖庄。
我终于回到村里,遇见满头白发的老人拿着几个粽子喃喃自语,这是给我儿子留着的,亦如我的母亲。我下意识地大声喊:“母亲,母亲!”老人没理会,我呆了一会儿缓过神来,望着那远去的背影,才想起端午节到了。
每到端午节,母亲提前一天泡好苇叶,洗净,剪好。第二天临包之前,把苇叶和扎绳用热水煮,这样包的粽子结实不会散。
母亲把苇叶折成漏斗的样子,装一半米,加入蜜枣,再装一些米把枣盖上,加入些草木灰和碱面沉淀的上层水,扎好上锅,我就在一旁坐等美食。
打开锅时,米香夹着枣香、苇香迎面扑来,母亲总是让我第一个吃。我顾不得烫,解开绳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香甜……
我回到家了,大门却紧闭着,父母一定是去收麦了。我赶紧开车到了田边,远远看见父母戴着草帽,弯曲着身体,挥舞着雪亮的镰刀。我的心在颤抖。
我再也不能离开年迈的父母了,不禁大声喊出来:“父亲,母亲,我回来了。”时间仿佛定格,父母弯着身子停在那里,半晌才直起腰,看向我。
母亲的泪和汗交织在一起,哽咽了,一把抱住我。父亲从怀里掏出几个粽子,那黝黑的脸颊带着微笑说:“这是你最爱吃的。”我接过粽子一口咬下去,甜到心坎里,我和父母紧紧地抱在一起,麦子的香味留在了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