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第04版:

五月杏黄犒麦收

张成群

我的家乡在鲁西南农村,每年小满一过,杏儿黄了,家家户户的镰刀、草帽、食物、水壶,还有地排车、防雨用具、生产路修整,样样都要准备齐全了。焦麦炸豆的季节,千百年来被称为“虎口夺粮”,可见麦收的艰难。一忙起来,是吃喝在田间,两头不见太阳的。

家乡也不知流行了多少年的“五月倍儿忙,杏黄犒麦收”,顾名思义就是犒劳忙麦收的人们。

我小时候,一到麦收,农村小学都要放两三周的农忙假。孩子们也晒得黝黑,一趟趟往地里送水、送饭、拾麦穗,大孩照看小孩,真可谓全家老少齐上阵。开镰之前,父亲总要割几斤肥猪肉,或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赶上好年成,还提前腌上一坛子咸鸡蛋,准备麦收。

有一年老天帮忙,再加上换了小麦新品种,我家的小麦大丰收。颗粒归仓的那天下午,母亲还特意让我去镇供销社打了几斤鱼台散米酒,晚上父亲邀请了帮忙脱粒的本家二叔和拖拉机手三柱,开怀畅饮。一来庆贺丰收,二来商讨秋种。一晃,这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了。

而今,麦收全程机械化,高效且快捷。父亲老了,母亲腰也弯了,近年种的田才逐渐少了。去年我回老家犒麦收,正赶上联合收割机开到我家麦田边,不到1个小时,5亩地割完,麦秸同步机械化打捆,按合同被造纸厂拉走了。

龙年五月,街上有卖黄杏的了,又逢周末,我早早地叫醒妻儿,换上工作服,一家人开车来到县城最大的农贸市场,买了父母亲最爱吃的微山湖鲫鱼、龙虾,向老家赶去,分享乡亲丰收的喜悦,犒麦收这浓郁、淳朴的鲁西南风俗,也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2024-06-02 张成群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3137.html 1 五月杏黄犒麦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