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2日
第01版:

市财政部门

探索形成财金联动 “济宁模式”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赵建国)市财政部门深化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为主线,完善政策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撬动作用,强化市场化运作,引导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了资金投放精准、主体协同联动、政策叠加发力的财金联动“济宁模式”。

用活高企发基金“市场效应”。设立20亿元规模的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母基金,突出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政策引导、吸引撬动和财金联动赋能作用,强化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坚持市县联动、积极筛选推介,投资25家重点企业,累计撬动社会资本出资共同完成投资12.59亿元,并通过“信贷投放”与基金“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已投企业新增银行贷款65亿元。同时,围绕放大政府投资基金撬动效应,创新开展基金“嵌入式”招商活动,通过外联资本、内储备项目,合作设立了新动能先进制造业基金、鲁信高成长产业投资基金和财金开源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达20亿元。

用活工业技改基金“滚动效应”。先期设立5亿元规模的工业技改投资基金,在全省率先推行技改基金股权投资改革,围绕形成财政支持企业技改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突出工业技改投资基金滚动使用导向,对实际投资到位后1年内退出的,可让渡全部收益;对实际投资到位后2年内退出的,可让渡50%收益,以此引导企业加快技改、完工即退,促进投资回收、滚动使用。技改基金启动实体化运作以来,累计入库技改基金备投项目120个;累计签约投资技改项目企业20个,落地投资1.76亿元,实现投贷联动13.04亿元,技改基金增信融资效应7.41倍,市级财政出资放大12.07倍,带动企业技改总投入43.82亿元。目前已有6个项目成功提前退出,退出本金5000万元已全部滚动用于企业技改,为技改基金持续投资运作引来了“源头活水”。用活企业应急转贷基金“过桥效应”。先期设立1亿元企业应急转贷基金,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搭建市县级应急转贷服务平台,通过灵活运作和便捷服务给企业到期贷款提供短期“过桥”支持。目前市级平台运作的转贷基金规模达4.55亿元,其中争取省级应急转贷基金1.4亿元。截至5月底,累计开展转贷业务933笔,转贷服务金额134.4亿元。有关县市区也在财金联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梁山县结合本地实际,采取“财政+金融+企业”运作模式,创新开办了金融超市,累计争取到位省级应急转贷基金1.4亿元,引导资金流向中小微企业,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等瓶颈制约。

2024-06-02 市财政部门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3118.html 1 探索形成财金联动 “济宁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