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第01版:

新质生产力看济宁

大显身手的“天云智慧”

——天云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 王粲

走进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意机械),20多个自建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排排自动化设备忙碌运转,寥寥数人的生产线上各种配件有序结合,一件件装配式建筑产品陆续产出……

这是天意机械创建的“工厂大脑”——天云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生动场景之一。

天意机械是一家专注于装配式建筑成套装备研发、制造并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集团,业务涵盖106个国家和地区,为6000多家优质客户群提供产品和服务。2022年,天意机械创建了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天云智慧,通过对海量历史经验数据、实时运行数据的集成与建模分析,实现了设备状态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能效管理、数字化云工厂等服务,有效提高了机器效率,降低了能耗和故障率,为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天云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如何织就一幅全新的“智造”图景,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的?

在天云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电子屏前,记者看到,数据统计、产能分析、现场生产视频、产品线分类占比、实时产量等指标数据不断上传、更新、预警,一个“工厂大脑”,正以一种无声的力量管理着整个工厂。

“以前生产线全靠人工组装。一条装配线需要30多名工人配合完成,现在只需要3到5名工人就可以控制,只要原料充足,产品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天云智慧负责人戚可文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告诉记者,每天不断上传、更新的数据,让每一条生产线的管理都“耳聪目明”,有效提高了管理决策的精准度。

“平台依托WebGL三维引擎搭建的车间仿真场景,打通关键设备传感数据,模拟工厂、生产线、设备运行和生产过程,通过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工厂、智能售后维保服务、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等多个应用场景使用,精准定位生产每一步流程。”戚可文说,“目前,平台已连接全国1000余家客户生产线,国内遍布新疆、宁夏、安徽、江苏、海南等地,汇聚1.6万余台关键设备实时数据。”

天意机械生产车间主任宋振龙给记者看了一组数据,设备故障率降低5%、设备利用率提高13%、生产成本降低20%。

“传统的质量管理主要靠人,现在通过敏捷化、透明化的大数据手段,将传统的质量管理实现数字化,以数字变革驱动质量管理、赋能组织质量创新,品质管理更科学、更精准、更高效。”宋振龙介绍,“很多零件都是消耗品,以前如果零件损坏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生产线停摆。但现在不同了,以客户合肥国瑞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实时监控现场生产场景,平台能精确‘追踪’实时产量、产能分析等数据信息,一旦零件出现异常,就会有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被自动化的机械生产方式所代替,不仅能够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还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平台强大的分析和调控能力,还大幅提升了产品研发和服务水平,并能预见性地维护相关设备,给予客户相关建议,及时解决设备故障隐患,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过去要想提高产能,全得靠人工补上,但是产能提高的同时,人工等一系列成本也在增加。现在不一样了,扩产增效更大程度上要基于科技创新。”宋振龙对此深有体会,平台整合汇聚了产业上下游大宗原材料采购需求数据,有效规避了行业原材料成本高、价格波动大的不利局面。同时在银行协同、供应链融资、信用数据资产等应用场景中,产业上下游可通过平台共享金融资本数据,有效助力产业链协同发展。

在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天意机械更注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公司采取“师徒制”方式,建立导师带徒制度,遴选业务技术水平高的骨干力量担任导师,人力资源部则指导各部门开展“双选”,按照自选、互选、专业对口的原则,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子”,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技能,并引导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数次转型中,我们发现,不管是产品的迭代升级,还是生产设备的创新革新,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天意机械董事长刘洪彬表示,“对于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吸引更多人才、汇聚更多智慧投入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5-19 ——天云智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看济宁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1907.html 1 大显身手的“天云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