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五一”假期,“过两天去哪儿玩”就成了大家常聊的话题。今年“五一”假期,展现出不同往年的火热态势,众多网红城市接连“出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济宁,作为热点旅游城市,也借着近两年“特种兵旅游”热潮而被频频推上热搜。
特种兵旅游,是近两年青年旅游的常见选择。2023年12月8日,由《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3“十大网络流行语”公布结果,特种兵旅游入选。特种兵旅游,广义上是指年青游客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
随着近两年的发展,特种兵旅游也拓展了更多的内涵。比如美食特种兵之旅、特种兵体验游等,都不是传统意义上“赶场子”一般的旅游了。
由于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济宁的曲阜、邹城、微山、梁山、汶上等县市区著名景点,具有既便于连线,又绝佳发散,适合点线面自由组合,充满了短期出游设计“一网打尽”的乐趣。很多外地青年游客也可以干脆哪个景点都不去,在热闹的主城区订好酒店“逛吃逛喝”玩两天。
年青人选择特种兵式的旅游,有其特殊的原因。一方面平时工作与学习时间紧、压力大,任务比较繁重,导致了出行时间紧张;另一方面,如今生活的快节奏,让很多年青人很难在一个城市停留太长时间。这就导致了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五一”假期特种兵旅游的爆火。
《文化周末》记者翻阅社交媒体的济宁旅游攻略,点赞数量前排的大多是特种兵旅游。晚间的火车,凌晨到济宁入住,早上6:00起来喝碗糁汤,9:00去买个夹饼,中午吃个经典孔府菜,下午去品尝济宁人的下午茶——托板热豆腐,晚上吃个葡萄鸡丁,第二天吃个微山湖的鱼,紧接着“打道回府”。点赞较多的,大多是资深特种兵游客,或是济宁本地人推荐的自家楼下的小饭馆,便宜、量大,突出一个性价比。
来济宁特种兵旅游的年青人,也纷纷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来济宁,我的胃没有一刻是空着的”“3天吃了28顿饭,我的建议是带好健胃消食片”……种种评论,都证明了济宁是一座“很好吃”的城市。
来济宁旅游,是“又累又撑”,光吃就忙坏了这些年青人。就像去年爆火的淄博烧烤和今年初吸引了全国目光的甘肃天水麻辣烫,仅仅是为了一顿饭,就要远赴千里之外,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很多济宁本地的中老年群体也感到困惑:小区平日里没太有人光顾的餐馆,如今怎么挤满了外地的大学生?
特种兵旅游,突出的是少睡眠,多吃喝玩乐。要么“累成狗”,要么“吃成猪”,总之必须选一个。因为刚工作的年青人和大学生群体并不能实现财富自由,大家的钱也都是能省则省。在制定线路的时候,特种兵群体多是选择公交车,比如济宁的城际公交,在国内也数“出圈”个例,是大家跨县区旅游的首选。
济宁市区公交早晚高峰免费乘车,让外地游客颇有好感,频频被分享提及。
特种兵旅游反映了当下年青人的生活态度——特立独行,不妥协,不盲从。对比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不跟团,不找导游,自己做功课,自己定行程,突出独立自主。
3小时逛6个景点,每天暴走2万步……在身体疲累的时候,能尽可能多感受一座城市,是特种兵旅游的快乐所在。
有些特种兵旅游的年青人,看似行程没那么紧密,实际上要干的活并不少。排队2小时喝奶茶、吃美食,并不是跟风,而是体验生活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民以食为天,《文化周末》记者认为,吃当地的饭,逛当地的小胡同,远比在景点人挤人更能体验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相关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出游的人群中,“80后”和“90后”占比近7成,是特种兵出游的绝对主力。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年轻人选择特种兵出行,多是因为兴奋、刺激、冲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特种兵旅游,源自年青人爱接受新兴事物,勇于挑战自我。下午还在工位上班,晚间就坐上了飞往另一个城市的飞机,“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是大家常说的话。
《文化周末》记者了解到,这个“五一”,不少外地游客准备来济宁特种兵旅游。而济宁,当然有着特种兵旅游所需要的必备条件。
鲁南高铁开通,济宁北站投入使用,济宁大安机场投入使用,便捷的交通让外地游客来去自如。济宁大安机场定期推出特价航班,让外地游客往返济宁更加优惠。
“在平台上看了一下,周末来济宁的机票才110元,真的便宜、方便又快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威海学生小侯表示,上次来济宁特种兵旅游“没吃过瘾”,这个“五一”假期还要来吃两天济宁美食。
极具济宁特色的班次,也成了大家旅游途中靓丽的风景线。
4月9日下午,“文化济宁号”航班平安降落在济宁大安机场,标志着“文化济宁号”航班顺利首航。“文化济宁号”客机的开通,是对济宁特色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的集中展示和广泛宣传,通过“文化济宁号”这张移动名片,再一次提升济宁城市形象,擦亮“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城市品牌。
而在2023年7月2日,以“文化济宁”冠名的G386次列车准时从济宁北站发往北京南站,集中展示济宁文化旅游资源,拉近济宁与京津冀等地区的距离,也让更多人了解济宁、走进济宁。
作为鲁西南地区城市的代表,济宁的美食文化一直是外地游客前来特种兵旅游的重要原因。
鲁菜是八大菜系之首,而鲁菜公认由3大菜系——孔府菜、济南菜和胶东菜组成。来济宁,既能吃到传统的、原汁原味的鲁菜,又能品味创新、融合的鲁西南菜系,可谓一举两得。
孔府菜起源于宋仁宗宝元年间,用于接待贵宾、上任、生辰、婚丧喜寿时特备。孔府宴席遵照君臣父子的等级,有不同的规格,由于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是乾隆时代的官府菜。
孔府烹饪,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宴会饮食,一类是日常家餐。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府菜讲究造型完整,不伤皮折骨。在掌握火候、调味、成型等方面,难度很大。
孔府特色菜品,有烤花篮桂鱼、烤鸭、烤乳猪、一品豆腐、寿字鸭羹等。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菜系,都有鲁菜的身影,很多菜品是基于孔府菜创新的。鲁西南的菜系,以孔府菜为代表,又进行了扩充,甏肉干饭、葡萄鸡丁、夹饼、糁汤等美食以及小吃,都十分受年青游客欢迎。
伴随特种兵旅游的火热,许多交通方便的景区也受到了游客热捧。春天赏花游,成为很多游客的选择。山东省戴庄医院的百年流苏,各大特色公园里的花海,微山湖泛舟穿越的芦苇,牛楼小镇的风情,都成了生动鲜活的热门。
1天或2天的特种兵旅游,成为年青人“五一”假期出行的新方式。文化济宁,也伴随着年青人出行方式的转变,以另一种独特形式进入了世界的取景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