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4年04月07日
第03版:

邹城市坚持“1234”工作法 推动绩考融合走深走实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侯康 杜强)近年来,邹城市紧紧牵住干部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1234”工作法,深入推进绩考融合,有效激发干部内生动力,推动全市形成了“人人思进、事事争先”的绩效氛围。2023年12月,邹城市作为县级唯一代表,在中组部公务员绩效考核试点扩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坚持“1套体系”,突出同工同考。围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工作要求,实施“扎口式”考核,由考核部门统筹组织全市各类考核工作,建立“大考核”格局,一改往日因干部管理权限不同,导致的“多头考核、标准不一”问题。立足县级层面实际,结合《公务员考核规定》等文件精神,坚持系统思维、整体观念,将领导成员、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理整合,建立统一的考核制度,不唯身份,只看定位,注重以岗论绩,实现全市机关干部“同工同考、同工同奖”。

坚持“2个统一”,突出以考促管。邹城市聚焦考管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把绩效管理和平时考核紧密结合,做到“两个统一”。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相统一。坚持“考人”和“考事”相结合,强化目标量化管理,建立“年初目标、季度述职、半年考评”绩效管理体系,按照“跳跳脚够得着”的原则,拉高定位确定目标,抬高标杆制定标准,实现“以事励人,以人促事”的良性互动。考核维度与管理维度相统一,坚持“管理者认定”“知情者评价”,加大直接领导的评价权重,突出直接领导的考核权威。实施“360度”全方位评价,开展“上评下、下评上、同级互评”,以上评下为主,综合各维度评价意见,精准识别干部工作实绩,真正让干部“躺不住、卧不起”。

坚持“3大排名”,突出分级分类。按照“市考镇街部门、镇街部门考科室”原则,针对部门镇街差异,建立分级分类考核模式,创新实施“三大排名”,精准区分优劣。在镇街开展同职位领导干部大排名,镇街同一职位的领导干部根据分管工作和位次进退情况,结合多维评价综合计分,实行名次通排;在部门按系统开展领导干部大排名,根据部门职能定位,把部门按系统分类,对每个系统的领导干部进行工作评议、统一排名;对非领导干部实施全员绩效大排名,定期述职评议,根据工作实绩和现实表现综合评价计分,实施分档排名。

坚持“4个挂钩”,突出正向激励。把干部绩效考核结果与物质奖励、评先树优、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等方面紧密挂钩,做好结果运用的“后半篇文章”。在物质奖励上,根据干部的绩效排名,差异化分配奖金,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到实惠;在评先树优上,确定“优秀”等次人员、对上推荐“最美公务员”等综合性表彰人选,坚持绩效优先,从排名前30%的干部中确定,排名后50%的一律不予考虑;在选拔任用上,打破以往干部使用“论资排辈”的工作弊端,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考核排名靠前的干部;在职级晋升上,树立择优晋升的工作导向,向排名靠前的单位和实绩突出的干部倾斜。2023年全市晋升的549名干部中,近五年绩效排名前30%的占95%,其中74个职级晋升名额用于奖励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和个人。

2024-04-0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7038.html 1 邹城市坚持“1234”工作法 推动绩考融合走深走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