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1日
第01版:

稳扎稳打有干头

邹城:重点项目蓄足发展新动能

■本报通讯员 盛超 周波汝

日前,走进位于邹城市的山东新能船业分段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焊接船体的各个零部件。

“这个车间现在主要负责的是船舶制造的中轴力和大轴力还有环段的制作,现在有产业工人40多名,目前整个环形段的制作工作进展顺利。”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联合车间负责人王亚锋说。

据了解,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是依托济宁能源现代港航物流全产业链优势,致力打造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

“项目建成后将拥有年建造1000至5000吨级内河船舶400艘,修理改装100艘的生产能力,可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利润4.4亿元,税收1.7亿元。”王亚锋表示,该项目将有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方向转型突破。

邹城市紧抓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机遇期,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紧扣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全力全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位于邹城市的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是致力于打造集煤炭、石油联合化工于一体的大型化工产业基地,其全资子公司山东恒信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30.9亿元,采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DMTE技术,新上了50万吨/年乙醇项目,该项目技术先进、前景广阔,但由于贷款额度受限、审批程序复杂等原因,项目资金问题未能及时解决。

“邹城经济开发区了解到我们企业融资难题,及时精准制定了项目融资方案,联系金融机构为我们办理了项目授信10亿元,大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刘燕说。目前,项目土建施工已完成95%,投资完成约12.31亿元;建成后可形成乙醇50万吨/年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税13.5亿元。

2023年以来,邹城市紧紧树牢“项目为王”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政策引导、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政银企互动、持续优化服务,有序有力保障项目建设,助力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全面梳理企业需求,建立长效机制,常态化收集梳理企业项目建设及融资需求情况,多方摸索支持项目建设的路径方法,健全完善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长效化的融资服务,确保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资金跟得上、有保障。”邹城经济开发区财政金融部副部长白官玉说。近期,邹城经济开发区先后组织政银企对接会4次,走访企业近百家,为企业发放贷款55亿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成效显著提升。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邹城市紧扣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领导包保—指挥部推进—部门镇街协同”工作机制,储备总投资1175亿元214个重点项目,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无偿资金7008万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基金4.54亿元;8个项目获2023年度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12个项目申报2024年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南建议,组织2家企业申报省级创新载体、2家企业申报省创新券、102家企业申请省级研发费用后补助政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足新动能。

2024-03-21 稳扎稳打有干头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5539.html 1 邹城:重点项目蓄足发展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