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0日
第03版:

汶上县:深化“产才融合”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苏文浩 姬国庆)去年以来,汶上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生态环境,以“产才融合”引领带动“四链”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持续做强产业发展“硬核支撑”。

政策引领、高位推动,打造产才互促“强引擎”。聚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围绕做大做强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11条核心产业链,绘制人才引育“图谱”,在全国布局北京、深圳、济南等5处“双招双引”联络处,“一人一策”针对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2人。强化政策引领,对来汶创新创业的各类优秀人才等给予创业扶持、购(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等全方位优惠政策,累计发放人才补助583.7万元,为人才企业办理政策性融资3.1亿元。实施“双招双引”协同提质工程,依托国有企业成立专项基金,全方位支撑带项目、带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汶上创业,先后为4家企业提供基金支持2.2亿元,推动中国科学院2个博士项目落地建设。

丰富载体、建强平台,打造人才引育“强磁场”。聚焦“塔尖”人才,探索“产业+项目+人才”引育模式,搭建配套齐全、设施完善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时尚智造、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等6个高层次人才产业园,签订“校地企”产学研合作项目27项,推动全国首批“博士小院”落户汶上。聚焦“塔基”人才,实施“本土培育”和“周边虹吸”两大战略,着力提高人才稳定性。依托县高职校组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盟,推动7家职业院校和16家优势企业结对互促,“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余人。

升级服务、优化机制,打造近悦远来“软环境”。做细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深化“一业一证”改革,实行“智能审批”,企业开办最快2小时办结、准入即营,为人才创办企业、转化成果等提供便捷服务,推动“汶速办”政务服务品牌入选2023年山东优质品牌。探索“举荐制”选才,推行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让人才在重点项目、工作一线脱颖而出,先后发掘并表彰“技工新星”“技术能手”31人。做强人才后勤保障,深化产城融合,高标准建设泉河新城,均衡布局M15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统筹人才住房320套,为49名人才解决配偶就业问题,以优质生活环境和贴心服务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全面提升人才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024-03-1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4113.html 1 汶上县:深化“产才融合”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