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3日
第01版:

稳扎稳打有干头

用心念好“退”“让”经 走活“滚动投放”棋

——我市工业技改基金持续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王琳

作为国内首批获取“玻尿酸入食”资格的企业,山东焦点福瑞达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引领着中国玻尿酸走向“口服时代”行业,实现零的突破。

“2021年正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财政技改基金的注入犹如雪中送炭,为企业发展赋能增信,如今企业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山东焦点福瑞达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娟表示。

财政和金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政策手段,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财政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培植壮大财源、做大财政蛋糕这篇大文章,尤其成为当前各级财政的“两难”之选。

2021年以来,我市财政部门坚持不靠预算增规模,专向管理要成效,在推动工业技改基金早落地、见实效的同时,把基金运作的着力点牢牢盯在循环使用上,用心念好“退”“让”经,走活“滚动投放”这盘棋,形成了财政可持续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累计签约投资项目19个,落地投资1.66亿元,撬动金融产业资本9.06亿元,带动企业技改总投入42.76亿元。

勇于破题,技改基金为发展加力

立足于破解难题,2020年市财政部门主动转变支持产业发展方式,探索采取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方式,专注于为企业技改赋能增信,设立了工业技改基金。据市财政局党组副书记、一级调研员许一新介绍,“相对于各类政府投资基金,技改基金管理运作的创新点在于,在不改变政策确定的扶持领域方向的前提下,改革财政专项资金行政化分配方式,引入市场化项目遴选和投资决策机制,通过对技改项目的精准支持和阶段持股,实现对技改企业的融资服务和赋能增信,助推企业技改攀升和高质量发展。”

技改基金启动实体化运作以来,始终坚持专注技改、精准支持、循环投放的运作模式,坚持绩效为先、效能提升、资金安全的监管原则,精心组织推进基金投资早落地、快见效。

位于鱼台张黄化工园区的济宁康盛彩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技改基金的受益者。“技改基金就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及时雨,大大加快了技改进程,通过该项技改,企业成本降低了20%,利润提高了40%。”公司战略发展总监盛蕊表示。

滚动投放,资金效应持续放大

财政基金放出去,怎样收回来,实现财政资金的循环使用,是技改基金政策制定之初重点考虑的问题。

科学的政策激励是激发企业投资退出的有效动力。据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高宝宽介绍,技改项目建设周期一般1至3年,技改基金投资周期完全顺应了这一特点。在构建基金政策框架时,为鼓励企业高效使用基金,我市着力凸显技改基金以循环投放和绩效提升为目标的政策宗旨,根据实际投资周期采取了差异化的投资让利政策,即“对实际投资到位后1年内退出的,可让渡全部收益;对实际投资到位后2年内退出的,可让渡50%收益”,以此引导企业加快技改、完工即退,促进投资回收、滚动使用。

在此项政策的有效激励下,经市惠达投资有限公司及时跟进沟通,去年以来已有华能制药、赛瓦特、康盛彩虹、福瑞达、圣润纺织5个项目在技改完成后实现退出4000万元,退出本金按政策全部滚动用于支持企业技改,为技改基金持续投资运作引来了“源头活水”。投资收益分红76.07万元已全部收缴国库。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财政成功实现了投资回笼,技改基金真正实现了投得出、收得回、转起来、活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方面对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的期望值很高,怎样发挥财政撬动作用,激活社会资金投入“一池春水”,我市做了深入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强化技改基金财金联动的政策设计,明确对省级股权投资协议投资、产业投资基金协议投资、县市区协议跟投、金融机构协议增加授信贷款的项目企业,予以重点优先投资支持,有效放大了技改基金赋能增信效应。加强财政与金融的协同配合,以财政资金作“引子”,“四两拨千斤”吸引撬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截至目前已投项目通过投贷联动、产投联动、市县联动等,成功撬动金融社会资本9.06亿元,市级财政投入实现了7倍以上的放大效应,助推企业实施技改总投入42.76亿元。

绩效为先,管理效能逐步提升

技改基金作为我市推进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的“探路者”,始终坚持把管理绩效放在首位,在着力发挥资金效能的同时,切实维护政府投资权益、守护财政资金安全。为此,我市始终坚持紧抓基金投资权益,强化底线思维,筑牢资金安全底线,突出以绩效运行监控和股权登记管理为抓手,及时掌握投资企业运营、资产财务、股权架构等信息数据及其变动情况,通过规范股权管理和严格风险防控,守牢资金安全底线,做到该放的一分不收,该收的一分不放,切实维护投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通过基金激励政策成功回收5家企业投资本金的同时,严格按照投资同股同利原则,足额收缴2家企业的投资分红48.78万元,收缴2家企业让利后投资收益27.29万元,充分体现了技改基金在选项目、投项目、管项目等方面的运作效能,更是构建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

技改基金通过引入市场化投资决策机制,专注于为企业技改赋能增信,已成为我市助企攀登进阶的一项重要的政策性工具。“今后,市财政局将进一步探索更多有益举措,积极推进支出改革、强化财金联动、提高资金效能,持续有效培植壮大财源、做大财政蛋糕,构建财政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高效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明涛表示。

2024-02-23 ——我市工业技改基金持续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稳扎稳打有干头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2317.html 1 用心念好“退”“让”经 走活“滚动投放”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