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4日
第03版:

加力推进制造强市

刘太福

制造业是济宁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制造强市建设作出进一步安排部署,强调要坚持制造强市首位战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加力推进制造强市,在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

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把制造强市建设作为发展首位战略,连续三年每年召开一次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持续深化“干部助企攀登”,“231”先进制造业集群营收,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新培育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等,都实现大幅增长。同时,一批过百亿、过50亿项目签约落地,招引项目质量、能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我市制造强市积厚成势。新的一年,我们要乘势而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加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要做强产业链条。链式发展是现代产业最显著的特点,产业链条越长,产业的集聚效应越强,产业发展的潜力就会越大。要聚焦19条核心产业链,“一链一策”实施高质量发展计划,建立高规格产业发展智库,绘制产业链“一图三清单”,突出抓好补链、强链、延链项目。要提质扩能高端装备产业,编制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实施链条跃升、技术攻关、数字转型、应用拓展“四大行动”。要聚力突破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发展。要做精做细高端化工产业,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提档延链稀土和碳材料产业,持续壮大医药产业,推动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建材、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超前布局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技术、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

要做优企业雁阵。雁阵齐飞,放大“溢出效应”,才能更好激发产业发展的潜能和活力。要把技改作为强企“总引擎”,启动新一轮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设备奖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支持力度,大张旗鼓评选表彰“优质技改项目”,持续深化助企攀登,实施“链主”企业扩规计划。要扩量提质高成长性企业,扎实开展“五经普”工作,持续培育“种子”“幼苗”“准四上”企业,支持科技服务、创意设计等行业加快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要做实招商引资。今天的招商支撑明天的项目,今天的投资决定未来的发展。要深化“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以产业链招商为主攻方向,建立头部企业、产业链目标企业“两张清单”。高规格办好招商推介会,加强与商协会对接交流,推动异地济宁商会建设发展,激励更多济宁籍企业家、高端人才回乡投资创业。要用好招商重大平台,开展跨国公司“敲门行动”。要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狠抓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建成投产率,对落地重点项目重点激励。

要做活园区经济。在新型工业化上实现新突破,园区是最重要的平台和载体。要坚定不移把园区作为工业经济主阵地、高质量发展主战场,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要做大做强园区主导产业,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鼓励开展“零增地”技改,大幅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以园区的发展为制造强市建设作出新贡献,确保济宁在高质量发展中动力澎湃、突围奋进!

2024-02-04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1221.html 1 加力推进制造强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