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4日
第03版:

此次春节假期的大块连续时间,使得人们能够开展那些耗时多,对时间连续性要求高的休闲活动。而且,由于连续时间拥有向下兼容的鲜明特性,人们除了能够参加耗时最长,对时间连续性要求最高的活动外,还可以参加在这个限度内,任意时间组合的休闲活动。也就是说,人们既可以参加连续8天到9天的休闲活动,也可以参加此时段内任何时间长度的旅游活动,这种情况下的选择余地扩展是显著的,也为目的地和市场主体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创造了更为确定的可能性。

——环球时报:《“最长春节假期”需要精细化管理》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展现出对制造业的强大赋能作用。不过也要看到,其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弱项,比如技术瓶颈、人才短缺、产业标准和规范缺失等。对此,从产业角度来看,应通过持续提升算力、打造智能工厂、创新商业模式等举措,实现全链条、全环节、全过程和全周期的系统优化,释放智能化改造的融合效应。巩固提升优势产业,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等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迭代,推动其在5G、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完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

——经济日报:《制造升级需“智”取》

长期以来,乡村地区有地无名、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不规范等现象,造成快递送不到、导航方位定不准、旅游目的地难找到等乡村地区的常见问题,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乡村地区“小地名”建设实则是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不容小觑的大问题。为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民政部2023年印发《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部署开展乡村著名专项行动。经过切实努力,乡村地名命名工作日趋规范,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也更加显现。

——光明日报:《“小地名”可成就大事业》

与时偕行,主动拥抱新科技。“AI合成主播”上岗播报,VR直播带来视听新体验,主流媒体积极拥抱5G、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媒体深度融合进入“快车道”;四川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内,AI算法实现文物复原、裸眼3D还原考古“方舱”,全面提升观展体验;钱塘江畔,“数字火炬手”奔赴而来,定格下亚洲体育新的辉煌和荣光……敏锐把握信息化发展大势,站在技术变革的最前沿,科技之光与人文之美交相辉映,引领文化新风尚。

——新华社:《与时偕行筑同心》

近年来,一系列有关技能人才培养、激励、使用等方面的政策相继出台,为广大职工成长成才营造了良好环境,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学技能、当技工的认知。近段时间,不少本科生“回炉”职校学技术、考证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对于一技之长的价值认可度越来越高。各地重奖世界技能大赛冠军、为高技能人才开通落户“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新八级工”“工人教授”在各地出炉……这些都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在技能赛道同样能走上人生巅峰,实现人生价值。

——工人日报:《让更多年轻人吃上“真香”的技能饭》

(辑录 闻道)

2024-02-0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1220.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