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0日
第03版:

在基层

“学生回家 我再回家” 护学模式引共鸣

■本报记者 王雁南 本报通讯员 王洪玮 王玉强

“各警队注意:一中晚自习学生已出校门、实验高中学生也已下课、六中也已清场……请各辖区值守民警辅警就位履职,确保学生平安回家。”1月22日晚九点四十分,指令一经下达,各校区、各路段、各网格值守民警、辅警、学校安保老师、网格治保员、学生家长志愿者等迅速开启“护送模式”。

“实行‘警校家’三位一体护校模式,打造‘学生回家 我再回家’品牌,‘在身边、保平安’正成为兖州区公安分局广大民警的自觉行动,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少一分担忧,多一份幸福和安全。”兖州区政府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张孝元表示,临近年关,我们更要紧紧围绕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为学生撑起安全保护伞。

据了解,兖州护学岗采取交警和派出所巡警联勤、学校和保安联防、家长和学生联动的护学模式,早上、中午高峰时段,由100余人组成的护学岗队伍各就各位,劝导车辆乱停乱放、斜穿逆行危及学生安全问题,同时延长夜间护学岗执勤时间,每个路口重点时段执勤时间不少于30分钟。组建铁骑机动队,调整充实20名精干力量,常态化治理校园周边路段车辆违停、超速、飙车炸街等违法行为。

为给学生提供无缝对接保护,兖州区还实行了警校联动,强化校内交通安全管理,科学制定错峰上下学制度,严格校门值班管理,落实教师“绿马甲”护学制、“小交警”执勤等措施,优化完善校园门口交通设施,做好校外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该区还充分发挥交通安全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职能作用,定期举办交通安全教育讲座开展法律法规讲解、真实案例解读等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自防意识和自防能力。

建立护学长效机制是兖州区的突出特色。他们发挥“学生回家 我再回家”品牌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学校、社区举办专题讲座、交流会,通过“小手拉大手”效应带动广大学生家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通过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推送安全防范知识,发布交通安全预警信息,提醒家长落实防范措施、监护学生安全,共同为学生打造平安、放心的通行环境。

2024-01-30 在基层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0783.html 1 “学生回家 我再回家” 护学模式引共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