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雄
“走进陕北,天空高远、湛蓝、透亮,没有一丝杂质,甚至没有一片白云。大地辽阔静谧,沟壑莽莽苍苍,石油管道排排行行。”我被杨海蒂笔下的这片风景深深地吸引了,一口气读完了她的《杂花生树》。
这是一部全国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经典作品精选集。作者杨海蒂,著名生态文学作家,《人民文学》编审,丰子恺散文奖、孙犁散文奖获得者,该书收入了她32篇经典散文作品。
杨海蒂的散文善于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散发着浓郁的地域风景。语言细腻不失豪放,大气透着沉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
杨海蒂是一位对自然有着深厚情怀的作家,她热切地关爱自然,深情地书写自然。在她的文章里,人与自然充满着和谐的韵律。
如她写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就像把人带进了自然博物馆,公园的神奇与险峻,美丽与富饶,惊恐与诱惑,仿佛就像一组组电影镜头展现在读者眼前,又像一部雄浑的交响乐回荡在读者耳边。她笔下的动植物,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和生趣。
“婆娑的灌木厚皮树,芒萁、铺地蜈蚣等,密密匝匝拥挤成堆互不相让;攀爬到树上缠来绕去的藤萝,疯狂地往上空生长;强劲的野草、矮小的蕨类、地毯般的苔藓,则牢牢抓住土地,顽强地体现出另类的生命姿态。”
这组活生生的画面,顿时让人眼前一亮,有了读下去的兴趣。而她对海南稀珍动植物的介绍,更像是一位专家,娓娓道来,让人在感叹大自然神奇造物的同时,也从内心唤起了生态保护意识。
有评论家说,读杨海蒂的作品是一次穿越人生高地的灵魂之旅。少年时代的农村生活,歌舞团兼职主持人的经历,记者编辑的职业生涯,开阔了她的视野,为她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底蕴,使她的作品充满了大气、深沉、宏阔的气势。
《北面山河》一文,让人看见了一片理想主义天空。《走在天地间》一文,写出了陕北高原人文、历史、地理的壮阔。“在这里,信仰、理想、激情再度凝聚,让我重新得力,如获新生。”赞扬了延安精神,薪火相传。
杨海蒂的散文,不同于琐碎生活为中心的小女人散文,她的散文关注社会、人生,充满着责任意识,在情感上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在《我去地坛,只为能与他相遇》中,她以细腻、悲悯的笔触,为我们介绍了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篇散文。通过解读史铁生对生命、文学独到的见解和文学成就,以及面对苦难与病魔的心路历程,从而感发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期,在这个急需道德力量的时代,社会需要精神食粮,读者需要文学营养,需要关注灵魂、呼唤良知、震撼心灵、柔化温暖人心的作品,这是当代散文必然的精神归宿,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文学使命。”
由于工作关系,杨海蒂和许多名人名家有接触。他们的音容笑貌、人格风范,给杨海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注目南原觅白鹿》一文中,作者叙述了与陈忠实先生十多年的往事,让我们看到了先生重情、豪爽、谦虚的性格。“泪眼凄迷,西望长安,注目南原觅白鹿;苍茫大地中,秦岭在,灞桥在,南原在,白鹿何在?”表达出了作者对陈忠实病逝的悲痛心情。今天读之,仍然令人动容。
《在他的诗歌里,跳动着祖国的脉搏》一文里,作者介绍了著名诗人雷抒雁的艺术成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坦诚、率真、热心助人的诗人形象。“一个诗人应该是有思想的,他的诗应该更多的跟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雷抒雁就是一位永远值得人民尊崇的诗人。
本书以《杂花生树》为书名,寓意在尘埃之上开出生命的新花。读完杨海蒂的散文集,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美好,历史的纵横和广阔,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有着唐诗一样辽阔,宋词一样婉约的女子,从文字里缓缓向我走来。
《杂花生树》 杨海蒂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