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路茹倩)把阵地搬到凉亭里,让清风吹进心窝里。任城区南张街道融合贯通纪检监察监督与群众监督,以“三碗茶社”为载体,搭建“清廉议事”平台,开展“百姓问廉”活动,畅通廉情双向传递渠道,不断擦亮清廉底色,助推村务清爽、民风清朗、干群亲清的“清廉村居”建设。
高位谋划、纵深推进,组织领导显“力度”。南张街道坚持把清廉建设与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带头做,纪检监察工委书记靠前指挥、到场指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百姓问廉”工作,定期听取纪检监察工委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强有力的执行落实。由街道纪检监察工委牵头,制定印发《在全街道开展“百姓问廉”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问廉对象和实施步骤,合理设置9项问廉内容,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群众出题、干部答题,问廉问事显“辣度”。干部廉不廉,群众来发言;干得好不好,群众来投票。为确保权力“晒在阳光下”、干部“有权不任性”,南张街道精心组织开展“百姓问廉”活动,设置“述廉、示廉、问廉、评廉”四个环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按照问廉内容现场汇报工作情况,通过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村级“三务”公开栏等方式,对村级“三重一大”事项执行情况、“三务”公开情况及其他村级小微权力情况进行公示。党员群众代表现场提问质询,党组织书记现场认领,解答村民关心的各种问题。随后党员群众代表进行无记名测评投票,并提出意见建议。最后由街道纪检监察工委进行现场点评,切实引导广大群众实现从“要我监督”到“我要监督”的思想转变。
直面问题、转变作风,整改问效显“温度”。问是形式,改是重点。针对“百姓问廉”活动中群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南张街道实行闭环式整改销号,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及时梳理形成“百姓问廉”工作台账,召开街道党工委会议、村级“两委”会议,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以及完成时限。街道纪检监察工委建立工作落实台账,定期督导、每月调度,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对整改敷衍应付、推进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将整改落实情况通过村务公开、集中公示等方式向群众公开反馈,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