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4日
第03版: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

■丁旭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进一步结合,这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重要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日益完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成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

文化自信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当前,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开来,进而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就要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找寻创造的对象、自信的源头,返本才能开新,守正才能创新,这是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的根本性、关键性途径。新时代,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坚定“四个自信”,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根本保障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的文化自信基础之上的。

“第二个结合”是理论创新的科学路径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新的发展环境和历史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第二个结合”,来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满足新需求、推动新发展、迈上新征程。“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入新境界的重要方法和科学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只有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才能搭建“第二个结合”融通贯通的桥梁和纽带。只有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两者才能互相吸引,互相激活,互相促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国际视野是提升文化传播力的关键战略

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内涵,就要善于从文化视野来推动中国道路的国际传播。在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问题。新时代,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认可中国,不仅要着眼于经济举措、发展成效,更要从中国发展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入手,做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文化底蕴,让世界看到中国走出的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传统。

由此,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背景下,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国际视野来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把国际和国内、东方和西方、古代和现代辩证地联系起来,把具有跨时空、超国界的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上,中国不仅贡献文明新形态,还贡献文明新理念,用文明化解隔阂与冲突,让世界多元共存,和合共生,美美与共,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促进人类文明持续进步。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2024-01-2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0296.html 1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