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5日
第03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济宁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2024年1月14日在政协第十四届济宁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霍媛媛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中共济宁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以务实举措提升专门协商机构效能,以高标准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奋力擦亮“有为政协”成色,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一年,我们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根本原则,强化思想引领、淬炼政治忠诚,理论武装实现新提升。

在学思践悟中站稳政治立场。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成立8个学习座谈小组,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新修订政协章程专题学习活动,全年举行集体学习51次、研讨交流14次,进一步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扎实成效。坚持以党内教育带动委员学习,有力推动了思想进步和能力提升。

在对标对表中把牢前进方向。市委对政协工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政协协商计划,定期听取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出题目、交任务,经常阅批政协履职成果,党政领导同志牵头领办重点提案22件、出席重要协商活动14人次,对政协工作给予有力支持、提供坚强保障。市政协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确保政协履职与党政工作同轴运转、同向推进。认真组织开展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情况专题调研。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

——这一年,我们牢牢把握服务全市大局履职主线,锚定“九大战略”、发挥优势作用,助推发展彰显新作为。

坚持市委工作中心就是政协履职重心,全年开展重点调研协商、视察监督活动26项,形成议政建言成果42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28次,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为”。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在广泛调研、深度协商的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强化人才科技支撑,赋能制造强市建设”的建议案》和委员议政发言,提出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科创平台建设等6个方面18条建议;同时开展助企攀登专题视察,针对12个问题提出15条对策,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市县指挥部认真研究、分项抓好落实解决。聚焦拼经济、促发展形势任务,主席会议成员深入39家委员企业开展“联企凝心”大走访大调研。举行“打造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协商座谈会,就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促进港产良性互动等提出建议。

为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精准协商。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目标,聚焦“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攀登计划”协商议政,先期组织委员专家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一事一议”,举办“汶上芦花鸡全产业链提升”调研协商、“推进种业振兴济宁实践”政研企协商、“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交流;系统梳理调研成果,召开常委会会议充分协商,形成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攀登计划,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建议案》,提出14条建议,市委主要领导给予批示肯定。围绕“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形成的意见共识得到党政领导批示和部门采纳。我市3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案例入选省政协汇编,报省委、省政府参阅。

为打造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积极建言。聚焦加快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围绕“突出文旅融合,推进景区星级提升”实地调研、协商议政,从打造精品项目、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政策供给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进一步抓好落实,市直有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转化措施,形成了5个方面的落实意见。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研学游基地”开展专题协商,提出了出台专项规划等12条建议,助力建设研学旅行的“济宁样板”。对“提升城市文化内涵”重点提案进行协商督办,为推动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为城市能级品质提升献计出招。开展“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民主监督活动,100余名市县政协委员参与,向市委、市政府梳理报送8个方面36条具体问题清单,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认真研究整改落实方案并纳入督办内容。着眼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品质,围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开展专题协商,从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等5个方面提出建议。围绕“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协商议政,党政有关部门对吸纳意见建议情况作出书面反馈,推动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博物馆建设”等开展系列调研协商、提案督办活动,助推城市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

——这一年,我们牢牢把握增进民生福祉价值取向,心系百姓冷暖、深入建言助力,履职为民取得新成效。

协商议政解民忧。紧盯“提升托育服务水平”广泛深入调研,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认真研究抓好落实,在省政协月度协商会上介绍我市托育工作经验,打响济宁“幼有善育、以爱托举”品牌。围绕《济宁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开展立法协商,物业服务公示、充电设施配置、公益收益管理等建议被吸收采纳。积极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部署指导建设乡镇街道“有事多商量·协商议事室”22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0余个,探索出“共话汶水情”“民声聚议厅”“嘉言善议”以及“流动茶桌”“周末议事”等一线协商、微协商品牌。

民主监督惠民生。围绕“2023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开展专项民主监督,选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6个项目,市县政协组织17个调研组、160余名委员,视察康复机构、农贸市场等点位67处,征集调查问卷729份,形成问题清单和分析报告。选取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等23件上年度重点民生提案开展“回头看”,推动提案办理由“一次办理”向“持续落实”转变。开展《济宁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和“稻田退水治理”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组织委员专家现场调研、务实建言,聚力守护一方碧水清流。

广开言路聚民意。开展为“强力突破十项重点任务”建言活动,报送专报18期,市委主要领导批示14次,关于构建都市区医疗卫生体系、促进残疾人就业、规范部分路段交通秩序等意见建议得到采纳落实。积极向上反映委员呼声,一批“言值”高、价值大的信息得到全国政协和省政协采用。

——这一年,我们牢牢把握广泛凝聚共识中心环节,强化统战功能、拓展联系渠道,团结合作迈出新步伐。

开展宣讲宣传,传递“好声音”。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十周年为契机,编撰出版《孔孟之乡十年蝶变》文史图书,举办“礼乐济宁·文脉传承” 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遴选16名市县政协委员在线宣讲,全面展现十年来孔孟之乡文化“两创”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发挥文化文史资政育人作用,组织书画联谊活动30余次,征集文史资料758件(组),市政协文史馆被命名为济宁市党史教育基地、济宁市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点,1名同志荣获“齐鲁文化英才”。构建“网微端屏刊”宣传矩阵,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62篇,13次入选全国政协系统“政能量”榜。

加强思想引领,汇聚“向心力”。常态化制度化邀请市直部门和重点工作指挥部向委员通报情况、解读政策,组织住济省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委员视察济宁大安机场、西苑医院济宁医院等重大项目,提升委员对全市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创建兖州装配式建筑产业、聚智惠农、医者同心、智造泗水、车行天下、菇镇农事6家“界别同心汇”聚识平台,开展特色活动20余场,架起与界别群众沟通桥梁。发挥19个“委员之家”、16个委员工作室作用,为市委决策落实厚植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深化团结联谊,搭建“大舞台”。召开市级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征求意见座谈会,密切与党派团体联系,做到重要议题共同协商、重大活动共同组织、重点课题联合调研,党派团体报送集体提案94件,协商发言80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510条,在服务大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深化‘海英回归·筑巢济宁’行动”开展调研协商,密切与少数民族委员及界别群众联系,配合做好全国政协、省政协在我市开展重点调研视察活动。

落实重大任务,融入“主旋律”。坚决服从市委统一部署,主席会议成员积极参与全市重大专项工作,一线推进落实微山湖景区提升、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助企攀登、人才科技、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矛盾化解等重点任务,尽心竭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这一年,我们牢牢把握创优提能增效工作导向,坚持强基固本、砥砺务实作风,“有为政协”焕发新活力。

持续擦亮品牌底色。聚力深耕协商、聚识、读书、数字、宣传“五大平台”建设,构建“济事商量”多维协商格局。探索推进“政企协商”,成立市政协委员企业家联谊会,搭建机制化沟通协商平台。建立专家协商工作机制,组织特聘专家常态化参加调研协商活动。加快推进数字政协建设,在全省数字政协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省政协主要领导批示指出,“济宁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实现了新提升,展现了新作为”。

激活委员履职动能。系统实施以党建引领、本领提升、建言提质、平台赋能、激励约束为主要内容的委员履职能力建设“五大行动”,举办2期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开展“接待委员日”活动,评选20名“最美政协人”,对履职表现突出的95名委员通报表扬。广大委员挑大梁、唱主角,参加调研协商等履职活动6300余人次,提交意见建议1600余条,开展爱心帮扶、助残圆梦、支援救灾等公益活动620余场。省政协刊发推广我市经验做法,市委主要领导给予批示肯定。

促进机关效能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抓手,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建立“红黄蓝”赋色督办和“月公示、季考评”绩效考核机制,坚持选人用人“六个标尺、三个导向”,激发担当实干精气神,市政协机关获评模范机关建设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制定修订提案审查办法、专家协商会工作办法、政协民主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乡镇街道“协商议事室”建设运行工作指引等12项制度规范。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办法,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职责,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强化市县协作联动。坚持共建共创共享,召开市县政协主席座谈会、协商履职平台建设观摩会,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指导县市区政协工作,做到平台共建、品牌共育、履职共推。开展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市政协“提升助企攀登质效,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专题协商和任城区政协为“幼有所托、幼有善育”集智聚力,被省政协评为全省优秀典型案例。

2024年工作任务

一、着力把稳“方向盘”,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彰显更大担当。发扬人民政协优良传统,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夯实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政治根基。推进思想上更加统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完善落实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党内联动一体学、季度座谈带动学、读书活动交流学、政协讲堂专题学、委员培训深入学等相配套的“六学”制度体系。推进政治上更加坚定,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自觉把政协工作置于市委坚强领导之下,重要精神及时传达、重要工作及时报告、重大事项及时请示,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向、合力合拍。推进行动上更加自觉,创新加强政协党的建设,依托专委会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完善党员委员双重组织生活办法和联系党外委员机制,以“党建+履职”新格局引领政协事业新发展。

二、着力提升“贡献度”,在助力现代化强市建设上展现更大作为。紧扣“九大战略”“十项重点任务”“八大民生工程”精准选题、调研协商,交好建言资政、助推发展的“政协答卷”。政治协商聚焦大事,锚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围绕提升园区能级打造产业高地、推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加速乡村振兴“百区千村”示范创建、加大文化名市宣传推广、守护美丽河湖生态底色、争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等重点工作,统筹开展常委会会议议政和专题协商。民主监督关注实事,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都市区公共服务一体化、规范物业管理等重点民生关切开展视察监督。参政议政紧盯要事,综合运用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委员自主调研等方式,针对突破新兴产业、提升城市品质、挖潜消费需求、兜住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热点焦点建言献策,找准“小切口”、做好“大文章”,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委员智慧、政协力量。

三、着力拓展“主航道”,在创新协商平台机制上迈出更大步伐。聚焦协商主责主业,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让政协工作措施更实、成效更好。做实做优“政企协商”平台,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发挥委员企业家联谊会作用,举行“儒商·市长面对面”政企协商座谈会,邀请党政领导同志和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面对面协商互动,共解发展难题、凝聚发展共识,展现“益企助企”新作为。完善协商机制流程,改进重要协商活动组织形式,健全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制度,探索将重点建言成果转化为民主监督议题,形成全流程、闭环式的工作链条。推动数字政协迭代升级,拓宽协商民主、群众参与广度,增强“济事商量”穿透力、影响力。提升提案和信息工作实效,创新提案“提、立、办、督、评”各环节机制,深入推进党政领导领办、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工作,推动办好办实政协提案。把2024年作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升年”,发挥好建言献策“直通车”优势。

四、着力扩大“共识圈”,在广泛汇聚奋进合力上发挥更大作用。加强与委员联系联络,常态化推进“接待委员日”、走访看望委员等制度,听取委员心声、回应委员关切;建立专题情况通报会制度,组织 “双看双比促发展”视察调研活动。深化合作共事团结育人,更好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等在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为导向,征编出版文史丛书,提升政协文史馆社会功能和作用,多形式开展文化交流联谊活动。拉长凝聚共识半径,积极推进“界别同心汇”提质扩面,培育一批有影响的“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提高乡镇街道“协商议事室”规范化水平,释放政协履职聚识的“一线能量”。制定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组织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

五、着力增强“履职力”,在释放政协整体功能优势上取得更大进步。从严从实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加强专委会和界别工作,建立专委会履职清单,深入推进“一委一品”建设。完善专委会联系界别和“全员入委”工作机制。齐抓共建“两支队伍”,深化委员履职能力建设“五大行动”。继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打造“五好”政协机关。放大联动履职效应,进一步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更好优化全市政协履职环境。坚持重要工作一体部署、上下联动,经验互学、创新创优,充分展现新时代政协人事争一流、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

2024-01-15 (2024年1月14日在政协第十四届济宁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9462.html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济宁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