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6日
第03版:

元旦佳节的爱情佳话

任诗桐

元旦成“节”,是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1912年1月1日发轫,起初并不被所有人接受。直到1924年的元旦,这个全新的节日开始从政府层面向各个阶层普及。据当年的上海《申报》报道,此时的元旦已经成为当地各业庆祝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与爱情密不可分,像元宵节,便是古代的情人节。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佳节,虽不过百余年,却也留下了很多爱情佳话。1924年元旦,孙中山与宋庆龄携手参加了很多活动,举行了元旦庆祝会,为有功之将颁发勋章,共同视察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以示伉俪情深。

朦胧派诗人徐志摩的爱情之路,历经辗转,最终情归陆小曼,二人于1926年农历七夕节成婚,夫妻俩将起居室取名“眉轩”。写于1926年8月到1927年4月的日记,也因此被称作《眉轩琐语》,记录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徐志摩曾说,能够拥有陆小曼和她的爱情,是比做官、发财乃至身后上天堂都更要可贵的事情。不过,当爱情掉进日常生活,也难免会有些许烦忧,比如妻子的身体状况就很让他揪心。

1927年元旦,徐志摩在日记中写道,“曼的身体最叫我愁。一天二十四时,她没有小半天完全舒服,我没有小半天完全定心。”他为此虔诚祈祷,“愿新的希望,跟着新的年产生,愿旧的烦闷跟着旧的年死去。”

朱自清与第二任妻子陈竹隐,相守17年,他们的爱情充满着平淡的温馨。在他们成婚前的1931年8月,朱自清开启了游学欧洲的旅程。此时,他与陈竹隐正处在热恋期。从他们的通信中,我们分明能够看到一个分享欲极强的朱自清,他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异国见闻说与恋人听。

1932年的元旦,朱自清终于等来了他日思夜想的隐妹的来信和新年贺卡。次日,在给陈竹隐的回信里,朱自清焦急地想要知道对方的健康状况,只因恋人在来信中称病,“信又写得从来没有的短,使我心里很为烦忧!”

随后,朱自清叙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房东的互动,课程的安排,甚至连日的梦魇也都一并告知。尤其是当地过节的习俗,“此间过圣诞节,重于新年”“新年前夕及新年则只有跳舞”,不厌其烦地述说着他的所见所闻,可谓别离轻,情深重。

与很多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不同,胡适的一生所爱,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结发妻子江冬秀。他们看似有着学者大儒与乡野村姑的云泥之别,实则成就了一段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谈,张爱玲评价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胡适曾于1938年出任美国大使,4年间,夫妻二人尺牍传情,心有灵犀,彼此牵挂,情深意重。1939年的元旦,江冬秀得知生病的胡适已经出院,感到高兴,并祝他新年万福,万事如意。

1940年的元旦,江冬秀在去信中叙述了全家是如何度过的新年第一天。一大早,孩子们就出去玩乐,朋友们先后来家里拜年,还有诸如“郭小姐生儿子了,后天满月。应小姐这个月要生产”等日常闲话。全篇不过200字,“祝你新年快乐”出现了3次,可见她对于夫君的思念,也从另一个维度印证了二人何以相守一生、白头到老。

或许,爱是不分时节的,可这份情感却时常容易被淹没在日常琐事里,凡俗烟火间。于是,以节日的名义让爱情耀眼一次,也未尝不可。

2024-01-06 任诗桐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8961.html 1 元旦佳节的爱情佳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