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3日
第03版:

奋力争先再出发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4年的征程已拉开序幕。新的一年蕴含勃勃生机,象征新生和希望,寄予愿望与期盼。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作风,奋力“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力争先再出发,为新的一年的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将在孔孟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重要要求将全面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将全面落地落实,将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济宁实践取得新成效奠定坚实基础。开局起步之时,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面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聚焦聚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发挥“九大优势”、实施“九大战略”,创新突破制造强市、数字经济、扩内需稳增长等“十项重点任务”,更大力度实施“八大民生工程”,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将引领未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未来,济宁高质量发展定能稳中有进。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但我市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有利条件远远强于不利因素,优势远远大于困难,机遇远远大于挑战。一方面,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国家大运河文化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国家、省级重大战略在我市纵深推进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把内河航运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济宁港航物流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黄金窗口期。我市重大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另一方面,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实施“九大战略”,各领域重点工作全面发力、积厚成势,实现了从“发挥优势”到“放大优势”的全面跃升。随着济宁大安机场转场通航,雄商高铁加快实施、济枣高铁开工建设,济济高铁纳入省级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济宁都市区发展大框架逐渐拉开。我市高质量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同时,国家宏观政策支撑更加有力,干群干事创业激情更加高涨,都会为今年经济恢复向好提供强力保障和支撑。开局起步之时,我们必须进一步提振信心、加压奋进,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精神状态,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硬道理”和首要任务,聚精会神抓经济建设、抓项目建设、抓产业发展。在困难中求突破,在风险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复杂局面中赢得工作主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新跨越、实现大发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的一年,我们同样要锚定民生、依靠人民,更大力度实施“八大民生工程”,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加快推动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省前列,高标准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办“托得起、托得到、托得好”的人民满意普惠托育,进一步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更大力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力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

路虽远,行则将至。只要我们始终保持敢打必胜的胆略气魄、激情燃烧的进击状态,思想再解放、境界再提升、标杆再拉高,稳扎稳打、踏踏实实,就一定能开好局起好步,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让明天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更加繁荣美丽。

2024-01-03 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8618.html 1 奋力争先再出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