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8日
第03版: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

以高质量督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蒋苓  房召清  邵长坤

今年以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锚定打造千亿级集团战略目标,严字当头、担当实干,强力构建责任落实“四大体系”,以高质量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更好更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细化责任分解,健全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济宁能源坚持上下联动、左右衔接、内外结合,推进督查工作由“单兵作战”向“联合作战”转变。纵向建立“1+1+N”三级督查管理体系,由1个督查工作领导小组、1个督查办公室、若干个单位督查人员组成,明确各级工作责任,压紧压实责任落实的闭环链条,确保责任履行不挂空挡、不留死角、不走过场。横向聚焦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整合各专业、各条块工作力量,创新开展新设企业运作督导、抓企业“一把手”、项目建设“六比六创”、亏损企业治理等6大专项督导,“一企一策”制定方案,把准督导方向、明晰督导路径,打好持久战、打赢攻坚战。

强化督导考核,建立抓落实的目标体系。建立挂图督战考核机制,成立11个作战指挥部,将年度135项重点工作逐项细化分解到月,建立工作台账、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确保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完成有时限。实行目标考核与绩效薪酬、干部执行力“双挂钩”。通过亮实绩、大排名、比成效、找差距,推动重点工作“盯紧办”、专项工作“抓紧干”、日常工作“马上办”。1至10月份,累计督办事项1760项,同比增长193%,其中已完成1006项、正在推进754项;共下发考核通报10期,挂红牌考核事项76项,集团机关累计扣减绩效薪酬20余万元。

优化协调服务,完善抓落实的运行体系。坚持督帮一体、协同发力,不断转变督查理念、方式、手段和机制,推动“被动督查”向“主动督查”转变,“线下督查”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建立“分解、立项、签收、承办、督办、催办、审核、验收、通报、存档”全闭环服务流程,上线运行“督服一体化”平台,畅通困难诉求网上办理通道,实现重大项目可视化在线督查、时时督查,创新打造“济能即办”督查落实品牌。出台重点项目绿色通道服务保障“十二条”硬措施,严格落实企业请示事项“357”限时办结要求,形成“决策实施全方位、开工竣工全流程、人财物全要素”的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一线解题”“基层包保”等工作机制,开展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机电提升运输安全、港口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提升“五大会战”,实施“即时表扬”“专题督办”等办法。1至10月份共下发督查信息18期,督查周报43期、督查专报30期、表扬通报25期、负面通报16期,大力营造“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争先进位浓厚氛围。

深化作风建设,夯实抓落实的保障体系。聚焦千亿级集团建设,开展“奋进千亿、强企有我”主题教育,持续掀起解放思想头脑风暴。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上讲台”,分层次开展“述思想”“爬黑板”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不干就是失职,不主动就是平庸,干不成就是无能”的进取意识,塑造“不讲客观,不找理由,不讲条件”的执行品格,培养“事不隔夜、文不过夜、办不超时”的战斗风格,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速、提质、提效。济宁能源凭借2022年576亿元年营收业绩,首次荣登中国企业500强,位列第398位。今年1至10月份,实现营收615.93亿元、利税49.75亿元;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万标箱,同比增长434%。各项重点工作跑出了发展“加速度”,荣获济宁市委、市政府和市“两办”及有关部门表彰通报20次。

2023-12-08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4835.html 1 以高质量督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