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宋铮)2023年,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构建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工作体系,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机构海外布点和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坚持任务牵引,科学筹划,积极发挥指导作用,研究制定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程序规定(试行)》,加快推进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中心山东分中心济宁工作站建设。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为企业提供海外维权智力支撑。建立了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俄罗斯和美国工作站,并与海外服务机构签订工作站共建协议,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坚持市县一体推进,主动指导服务,深入县市区了解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发掘纠纷线索,对接专业服务机构专家资源,及时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帮助企业有效化解风险和应对纠纷。今年以来,指导3家企业成功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提振了企业海外维权信心,增强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积极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体系新机制。立足工作实际,整合中国(济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站与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及维权援助各项工作统一部署、共同推进、科学考评,形成了市县一体化工作体系。积极开展维权保护展会服务工作,进驻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鱼台龙虾节和金乡大蒜节,现场为参展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快速的维权服务,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全省通报推广。
开展产业专利导航,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能。对上争取到“工业机器人”“工业激光”“石墨烯新材料可持续闭环生产技术”等省级专利导航项目3个,项目资金100万元,并列省内第1名。制定了2023年度济宁专利导航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实施了17个市级专利导航项目。形成了覆盖“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6个产业的专利导航报告、技术需求清单、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清单等26项成果,惠及全市434家骨干产业链攀登企业,指引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提供创新动力。
深入挖掘专利信息,助力“助企攀登”跑出加速度。到12家攀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您点单、我服务”知识产权创新主体问需调查服务和知识产权“问需、问计、问效、送政策、送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了“助企攀登”审查员齐鲁行活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5名审查员组队进驻2家济宁企业,开展为期12天的专利审查和服务实训活动,解决创新发展和专利创造运用的堵点卡点难题。制定了《2022年度全市专利基础数据统计年报》,针对“231”产业集群6个产业进行检索统计,形成《济宁市“231”先进制造业集群专利数据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