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
第01版:

市财政局以政务公开为抓手 积极打造“阳光财政”新高地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郑文俊 谢文龙)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济宁市财政局紧紧围绕民生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政务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切实提高财政透明度。

信息公开“新效能”。坚持“紧贴大局、服务决策、跟进落实、注重实效”原则,充分发挥新华社、中国县域经济报、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作用,围绕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高质量发展清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聚焦减税降费、社会救助和养老医疗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加大对财政和惠民利企政策的宣传力度,以财政信息宣传促进政策落实,以政策落实带动工作,确保政策在阳光下运行。在济宁市财政局网站、“济宁财政”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助企攀登”、“图解政采”、“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栏目,分门别类精准发布惠民利企政策,群众可以有的放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增强政策信息的准确性和群众获得感。目前,已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发布政策类信息120余条。

政策解读“多发布”。形式多样贴心解读,针对“政府采购”、“纾困解难”、“减税降费”等群众关心关切的话题,充分利用视频、图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政策解读,不断提高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真正使政策贴近群众需求、深入人心。借助新闻发布会社会关注度高、信息量大、政策权威等特点,围绕“助企纾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打造检则约公物仓品牌”等领域重点宣传解读,2023年参加新闻发布会5次。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走到台前,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线上线下“同发力”。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加大线下调研走访,将各项企业扶持政策整理汇编成册,深入企业、解读政策、破解难题、精心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破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障碍,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效益”。持续开展“政府开放日”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民法典》、《预算法》等内容,开展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提升政务公开透明度,助力群众“零距离”接触财政工作,切实做到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解民忧。

2023-11-1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2204.html 1 市财政局以政务公开为抓手 积极打造“阳光财政”新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