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2日
第04版:

放飞梦想的舞台

济宁南阳湖农场有限公司 李瑞国

小时候,每当读到书本上那些精美的文学作品,心中时常涌起当作家的梦想。

长大后,在县粮食局做文秘工作,当时办公室订的报纸中,最让我关注的,是每天传递济宁各行各业欣喜变化的《济宁日报》,朴实的文字,常激发我追逐心底梦想的冲动。

当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在县委宣传部工作的朋友时,他鼓励我说:“《济宁日报》就是身边的报纸,有新闻线索可以写下来直接投稿。”

我开始尝试新闻写作。那时还没有电脑,写作被人称作“爬格子”。第一篇400余字的新闻稿,我写了改,改了誊,誊了再改,改了再誊,几遍下来,还要细细审读,大声朗诵一遍,最后拿着去找宣传部的朋友,请他再帮着修改。朋友看过后,笑着说道:“稿子很好,放我这里,我帮你转给报社吧!”我心里被无尽的感激充满了。

第一次看到发表在《济宁日报》的稿子,我真的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专门打电话向那位朋友表示感谢。

正是这篇小稿,让我看到追逐梦想的希望,开始关注身边的新事,只要有线索,便及时写下来,有时转给那位朋友,有时直接通过信函寄给报社。

尽管我发出的稿件,不一定都能变成铅字,但每逢稿子发出来,都会在心里给自己点赞,时时激励自己向梦想出发!

那些日子里,见报的稿件累计30余篇。我将这些稿子从报纸上剪下来,贴进一个大笔记本里。后来屡次搬家,贴满我曾经梦想的剪报本不慎丢了,为此还曾伤心地对妻说:“丢掉的不仅是一个剪报本那么简单,那是我写作起步的见证!”

《济宁日报》创办《都市晨刊》的消息,再一次启动了我人生的转折,我毅然辞掉文秘工作,成为《都市晨刊》记者部的一员。这里的每一位编辑记者,都是我最好的老师。

初来报社,跟着老记者们实习,没有感觉到什么压力。实习结束后,当我独立面对采访、写稿时,才发现自己能力的不足,严重缺少新闻线索不说,即便有了线索,出稿速度实在难以恭维。别人打两篇稿子的速度,自己一篇还未写完;而写好的稿子,又常被编辑改得面目全非,我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焦虑。

一位副主编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舞台,每一位来这里工作的人都是演员,尽情演好自己,就是对晨刊最大的回报。”

“演好自己,绝不退缩!”这成了我当年坚守的信念,为了这个信念,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记者部,早上第一个到岗的是我,晚上最后一个离岗的,依然是我。除了学习新闻写作知识,就是打开稿库,查阅每一位记者的稿子,研读已经发出的作品,找准自己的不足,加快改进速度。仅一个月,我对工作便得心应手了。

在报社的日子,让我深切感受到:这里不仅是一个写作的舞台,还是一个团结的舞台,更是一个锻炼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时刻在舞动着人生的精彩。

后来工作变动,我离开报社,至今已有18年的光景。可这18年里,我从未停止写作,先后向多家媒体投稿,并于5年前开启了网络小说创作之旅,成为平台签约作家。

《济宁日报》——我文学写作启航的地方,值得我永远怀念,不仅怀念那些曾经给我鼓励、给我帮助、给我支持的老师与朋友们,更怀念那个让人放飞梦想的舞台。

在此默默祝福更多的青少年朋友们,能与《济宁日报》结缘,借助《文化周末》周刊,尽情展示自己的文学风采,让自己的文学之梦在这里启航,开启自己别样的人生。

2023-11-12 济宁南阳湖农场有限公司 李瑞国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2197.html 1 放飞梦想的舞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