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1月8日至10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行。国内外互联网领军人物汇聚一堂,共话治网之道、共创数字未来。峰会受到广泛关注,不仅在于这已成为世界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重要交流对话平台,更在于网络化生存的今天,大家都希望知道,这一“生活变量”将走向何方。
观点提要:经历了重重洗礼,见惯了速兴速衰,全社会对互联网发展的一般规律渐渐熟悉,也凝聚起不能信马由缰的共识。近些年,反垄断、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一系列政策逐步填补监管盲区,行业企业纷纷重新聚焦业务内容。这些事实宣告着,互联网的草莽时代已经远去,规范化、精细化正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基调。特别是随着行业长期仰仗的“人口红利”逐渐见顶,互联网的工作重点应当转移到服务的提质增效上。很多人已经敏锐地体察到“互联网下半场”的逻辑之变——过去的效益主要来自规模,而现在更多依靠技术。谁能够与时代的洪流、国家的需求同频共振,谁能够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谁就能拿到通往更好未来的船票。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开拓者,更离不开基本价值的守望者。过去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我们完成了对互联网的祛魅,也交了足够多的学费,接下来,互联网行业应该拿出成熟与担当,以价值观引领技术发展,坚持科技向善,更好地服务时代所需、国家所盼。这种大格局大情怀,是战略眼光的体现,也终将成就自身的星辰大海。
旧楼装电梯需要“法治模板”
11月10日 《广州日报》 庹亚男
背景:最高人民法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8日联合发布第一批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典型案例,共11件。
观点提要:老旧小区装电梯,是件好事,也是件难事。装好了,可以方便老幼妇弱上下楼,是一件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的惠民事;装不好,电梯就有可能“导火”,引爆矛盾,变成一桩影响邻里关系的闹心事。所以这电梯怎么装,有大学问。不过,既是学问,就有方法可循。本次两部门联合发布11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例,个个都是典型。如果能深入研究这些典例,归纳总结经验做法,比如怎么统一邻里意见,怎么申报加装材料,怎么保障运行使用……把这些琐碎难题琢磨透、复杂机制理明白,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论,就能更有效地指导旧楼装电梯,把事情办实办细办到位,让老百姓获得“上上下下”的幸福。一方面,要明确规则,为老百姓提供具体指引。另一方面,要及时介入,化矛盾于“未病”之时。民生事,说到底就是千家万户的琐碎事,如何把这些千头万绪的事处理好,把民生实事办到千家万户的心坎上,是一门大学问。唯有浸润其间、不断钻研、反复总结,才能获得个中真意,切切实实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警惕“应用推荐”背后的信贷陷阱
11月10日 《南方日报》 默达
背景:网络购物时,无意间被办了分期付款;打个网约车,却被推销小额贷款;一个电话打来,才知道自己错借的网贷已经逾期……打着“省钱方便,智能推荐”的旗号为消费者办理信贷,这一届应用软件,为何变得如此“热心”?
观点提要:手机应用软件争相排队借钱给你,可能并不是件好事:先不说明面上的利息高低,就说里面大大小小的隐藏条款,许多消费者看不懂也玩不转。若是稍不注意有逾期还款,额外收取费用不说,可能还会有电话骚扰乃至“暴力征收”,真可谓“相见容易别时难”。说到底,这些鱼龙混杂的信贷服务,源于互联网平台的无序扩张和盲目逐利,每一款“热心”的应用软件、每一次“开通服务立减金额”背后,都有着商家推广和引流的需要。许多商家奉行一句话叫作“消费习惯是培育出来的”,但信任和口碑也同样如此。急于借助流量进行变现,引入资质不健全的信贷服务,看似攫取了短期利益,但最终难免落得“双输”的局面。作为消费者,更应在使用相关应用软件时多留一个心眼,仔细阅读宣传词背后的条款。若是真落入了“信贷陷阱”之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相关业务,也要积极通过协商手段和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确保征信记录干净和安全。
改善办学条件与鼓励学生刻苦奋斗不矛盾
11月9日 《北京青年报》 熊丙奇
背景:11月6日,“哈工大学生去上课像登机”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在暴雪天气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生从容地在学校刚建成不久的暖廊中穿行,5分钟内可直达教室、图书馆、食堂、公寓、公寓体育馆。有人赞同这一做法,并希望本校也有这样的暖廊,给同学们冬天的温暖;也有少数网友质疑,花钱建设暖廊没有必要,“学生们难道就这么弱不禁风吗”?
观点提要:对于学校建设暖廊,校方的解释是,此举是为有效缓解极端天气对校园生活的影响,提升师生校园生活便捷度。诚如校方所言,建设暖廊确实是便利学生的人性化举措。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生活条件,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全世界的一流大学在招生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其所能提供的舒适、方便的学习生活条件。改善办学条件与鼓励学生刻苦奋斗并不矛盾。学生的刻苦奋斗精神,不是只有在寒冷环境中学习、科研才能体现,而是体现在学习、科研过程的钻研与攻关。哈工大建设暖廊给其他高校的启示是,应与时俱进地提高学校建设标准,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更好地服务师生。当然,硬件环境设施只是吸引人才的一方面,更重要的还需要有现代大学制度,践行教育家办学,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闻道 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