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友
梁山歼灭战,是一次模范战例,也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少有的全歼日军战例,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9年8月2日,日寇三十二师团以步兵、炮兵各一个中队并纠集伪军400余人,自汶上出动,经靳口直扑梁山。是时,我一一五师东进支队正转战于此,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谋划采取袭扰以诱敌、设伏以制敌、合击以歼敌的战术,全歼日军一个精锐大队,俘敌24人,缴获武器若干、战马50余匹。梁山歼灭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又一次著名的歼灭战,创造了兵力与日军大致相等、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模范战例,被誉为“模范歼灭战”。
梁山歼灭战的历史意义
从微观层面上,梁山歼灭战为巩固鲁西抗日根据地、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打开了新局面。对于梁山乃至鲁西南抗日战争形势来说,极大鼓舞了士气,也燃起了战略相持阶段我方斗志。萧华写诗赞道:“黄河滚怒涛,梁山烈火高。青纱好伏击,夜战逞英豪。全歼来犯敌,夺获数门炮。军威震齐鲁,壶浆迎满道。”另一方面,在敌我兵力相当,在敌人战略腹地,加之伪军猖獗的情况下,实现了一次全歼精锐大队,对于日军是极大的打击,更让伪军感到绝望。
从中观层面上,有力牵制了日军的继续进攻与后勤补给。梁山歼灭战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对当时的大后方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因为面对日军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和疯狂反扑,面对敌人的疯狂报复,我们也逐渐积累了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梁山歼灭战对战略局势的扭转,为八路军开展平原游击战,起到了加速作用。
从宏观层面上,这一场模范战例对全国的抗战也具有很强的指引性。在战略相持阶段,虽然双方各有胜负,战争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梁山歼灭战如同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因为梁山歼灭战虽然远离八路军总部,但是这个战例、战法与英勇果敢、精准捕捉战机的能力,得到八路军总部的充分肯定,也进一步鼓舞了鲁西南抗战的信心与决心。
梁山歼灭战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如果一个民族不崇尚英雄、不尊重英烈,这个民族将很难再出英雄,更难造就英雄辈出的局面。
梁山歼灭战硝烟已散尽,当年战争亲历者,大多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们的丰功伟绩和承载的红色基因,永远值得我们去铭记。从这些英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我们感悟到精神的厚重与时代价值。
一是自尊自信。在兵力相当,武器装备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和伪军的压倒性优势,梁山驻地八路军和民兵与群众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冲锋陷阵,敢于和敌人殊死搏斗。这种信念和精神,支撑着大家血战到底。这也是今天梁山人在资源匮乏、历史禀赋有限的情况下,努力实现“经济强县,美丽梁山”的内在精神传承。
二是守正创新。面对精锐的日军大队,英勇的战士们并没有采取传统的作战方式,而是依托有利地形、分割包围等创新战例和战法,取得了自平型关大捷以来,鲁西南抗战的模范战例,大大鼓舞和振奋了人心。
三是踔厉奋发。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都是力量与精神的较量。一方面因为日军战线比较长,物资供应、弹药补给等交通运输都存在极大困难与阻力;另一方面,我军战斗力减员也很严重。双方的每一次攻防都进入拉锯状态,阵地争夺都处在胶着状态,敌我之间都不可能一次吃掉对方。但是梁山歼灭战中,实现了全歼一个大队,对日军士气是极大的打击,也给伪军以惨烈的教训。这是在逆势中打出的漂亮反击,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精神激励。
四是勇毅前行。在当时战争条件下,只要日军打了败仗,一定会疯狂报复和反攻,而且手段和措施都是异常残酷。面对残酷的环境,八路军和梁山人民,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并且进行了有效的防御。虽然后期有较大损失和伤亡,但是英勇的先辈们,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没有消极应对,而是奋起反击。一次又一次积累战斗成果和经验,最终在鲁西南打出一次又一次的漂亮反击,融入到抗日战争反攻阶段的洪流中,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是英勇的先辈为我们创造的和平与安宁,我们需要继续坚定信仰信心信念,在新时代洪流中再创佳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今天我们缅怀先烈,回顾这场模范战例,就是要进一步挖掘其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为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作者单位:中共梁山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