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2日
第03版:

露之美白

卢恩俊

白露,露本透明,缘何曰白?不仅露珠之色,“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这也许就是“白露”一词的由来吧。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季属五行中的金,这个季节的代表颜色是白色,所以便将秋天的露水叫作白露了。

白露,有着诗一般的名字,更因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这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立秋、处暑都还挣扎在秋老虎的燥热里,白露时节,却有了天气渐凉的愉悦。

白露不只是天气转凉的象征,还浸透了如玉的意境。走进白露,自然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她多么像诗中的伊人。

白露,画一样美。沉浸在画意的白露,自然想起杜甫的“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一幅秋景图:夜里,清晨,圆圆的、晶莹的露,洁白凝结在柑橘上,马蹄疾踏之处,它们纷纷碎散。园圃打开了,果蔬和园外的石头、树木连到一处,舟船离开渡口了,驶进小溪、河流。

倚靠着几案,看游鱼逍遥。掉头返回,打马扬鞭,栖息的鸟儿急飞。越往下走就越知道,秋天的果实是多么美丽。通幽的路上,怕是有很多的溪流吧。

想到此,不禁吟咏起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怎不为白露点缀碧绿荷叶上,化身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而沉醉?

这一滴滴洁白的露,最能滋润和激发诗人的情感。曹操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左思说“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陶渊明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说“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孙頠说“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羊士谔说“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这真是节到白露,洁白的露与浓郁的诗,两相缠绕作绕也绕不开的心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尽游子的满腹乡思,而千年依旧吟咏。

一颗迷恋白露的心,从诗间走向民间,节俗里的味道也是围着白露的“白”而缭绕。

在南方,白露茶、白露酒,一柔一刚,演绎饮中之美。南方人还要采“十样白”或“三样白”的草药作配料,烹饪各种美味佳品。而北方,以白露鸡最为出名,这道汤菜,肉软嫩,汤香醇,因洁白素雅喻为“露凝而白也”。

在“补露”的节日里,我在江南的异乡感慨,白露美味多,却还是家乡的德州扒鸡最可口呀。每逢白露节,我用扒鸡做菜肴,喝二两白露米酒,再用白露茶滋润,美美的享受白露的时光。

今又白露临近,也让我想起去年白露节回老家,正赶上家弟忙摘收棉花,那真是“白露满地白皑皑,棉花地里人如海。”那白露节是在棉朵的白云间过的。中午家弟买来扒鸡、雪花啤酒等,别有一番滋味。

对于农人,白露是一首厚重的诗,演绎着节令收获播种的交响。■苗青 摄影

2023-09-02 卢恩俊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4911.html 1 露之美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