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07日
第06版:

德育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研究

■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张宁宁

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到位的德育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其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校中不仅需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需要培养自身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同时,德育工作需要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贯彻,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主角,班主任理应注重德育,让德育贯彻落实到小学的班级管理过程当中。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是班级的主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尤其是从德育层面进行整体优化,进而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氛围。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若基于德育视角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则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帮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体,在不断提高自身德育水平的同时,还能打造更加优秀的班集体。

小学班主任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在管理过程中讲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将德育理念融入班级管理中,这可以从多个方面充分体现。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时间,选定德育相关主题,进行相应的讲解和讨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班级道德规范,以德育作为切口和抓手,将落脚点放在班级管理的细节和具体事务中。例如:教室地面上常常出现一些垃圾,这些垃圾或许是学生无意识丢下、掉落的,如果班主任直接对这种行为进行批评,那么大多数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抵触和害怕,又或者是忙于推脱责任和置身事外。假如班主任从德育的角度出发,首先带领同学们共同探讨垃圾分类的做法和原因,以及环境污染的危害,再进一步引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教师通过这样细致具体的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明确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德育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不强,常常会简单地以为班级管理是老师的职责,和自己无关。一些较为胆小的班干部由于缺乏经验,遇到问题时常常不知如何是好,更容易受挫。如果学生们没有得到正确引导,那么班级管理工作就不好开展。对此,班主任要在平常加强对班级管理情况的关注,尤其是加强对班级内学生的关注和关怀,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受挫的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和错误想法,并给予正向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榜样的力量总是强大的,尤其是小学生,更倾向于向内心佩服的榜样和优秀同学看齐。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可以积极发挥榜样作用,定时定期评比学生身边的榜样。比如:可以每个月和每个学期进行“文明之星”评选,学生们根据平时班级管理的表现来打分和投票,对于选出的优秀榜样,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发挥榜样的优势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增强学生自信,引导其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可以带动班级营造活跃氛围,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总之,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并且推动德育和班级管理相互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并以此进一步引导他们更好地参与班级管理,从而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23-04-0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33125.html 1 德育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