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运河实验小学 尹洪珍
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需要落实在课程和实践中,而数学项目化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在真实的问题中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持续探究,在实践探索中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最终实现创新素养培育。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在适当范围内主动策划组织项目化学习呢?
夏雪梅教授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指出:“把数学分解成有意义的驱动问题(或项目),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启动自我系统,创生意义,调动所有资源去反思、体悟、碰撞,最终形成数学核心问题解决方案。”数学有这么多知识点, 如果一个一个挖掘成项目的话,细碎繁琐,牵涉太多精力,不符合教学实际,因此串联整个单元或多个单元的数学综合项目最为合适。
项目的确立要遵循真情境、真问题、真实践三个基本原则。真情境是基于学生生活,包括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真问题是着眼于学生,从学生、教师、学科的视角发现待解决的问题。真实践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借助项目式活动,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研究、创新。
“数的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不论哪种类型的数都包含相同的本质——相同计数单位的累计。以《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为例,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整数及相关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商店、超市等经常见到,但在当时并不清楚这些带“.”的数是什么以及表示什么意思。因此,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设计“小数绘本设计师”这个项目。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要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让学生掌握最本质、最深层、可迁移的大概念。沟通小数的本质、意义、比较、计算及其运用的过程,提炼兼具内容结构、思想方法以及价值意义的大概念来贯穿始终。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停留在小数本身,还应聚焦于小数的上位概念,小数属于“数的类型”,都是一类“数”。不同的数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提炼“位置值”作为单元大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实践,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对项目感兴趣的源动力。“小数绘本设计师”项目源于学生的真实需要,教师设计了如下驱动问题:在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带“.”的数,这个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作为绘本设计师,设计“因小数点的变化而发生的有趣的事”,了解相关知识。项目式学习是一项系统学习,要顺利完成驱动性任务就需要聚焦驱动问题,把驱动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提供任务单,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以及作品。教师可针对核心任务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小数知识思维导图和绘本设计等相关评价量表,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首先让学生收集有关小数绘本的资料,通过集体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学习绘本制作的相关知识。接着通过讨论、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的绘本设计科学有效。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可利用思维导图梳理与总结所学知识。教师还可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孩子对小数已经懂得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还存在哪些困惑等,统计梳理调查结果,为绘本的创作奠定基础。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初步设计绘本的内容和风格。孩子们互相提出建议,依据量规,其他小组成员和老师对初期作品给予建议。
总之,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依据国家课程教材单元的价值特点,从现实意义、思想方法及数学史等角度进行单元整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路径。“实践”和“问题”将项目式教学和创新素养培育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师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探索,可突破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方面的局限,促进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未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