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如疾风般的踢腿,响似雷鸣般的走拍,偎身靠打、闪展腾挪、五马破槽、乌龙盘爪。武艺高深还能精通传统医术的人,一般只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而在汶上县南站镇后李尹村,有一位67岁的老人,打起拳来是虎虎生威、形神兼备,他还用所学的武术知识开了一家正骨推拿门诊,长期义诊,为村民解除病痛,他就是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房茂举。
“静占敌先,动在敌前”
9月3日,《文化周末》记者来到房茂举的家中,见他步履稳健,臂腕有力,而握手时感觉很有力量。房茂举自幼从长辈口中了解到岳王拳的历史渊源。据说房茂举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在牛棚里听段评书、戏剧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少年时也对武松、岳飞这样的武侠英雄事迹很崇拜,再加上长辈们在农闲时都练习岳王拳,那些精彩的招招式式和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激发了他学习岳王拳的兴趣。于是,十几岁的房茂举开始跟随三爷爷房呈田学习岳王拳。
房茂举说:“当时跟着我三爷爷学习的人,有上百人,但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却不多。”房茂举不同于其他同龄人的武侠梦,一练就是50多年,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暑热难耐,房茂举都雷打不动的每天练习岳王拳。
传说岳王拳是南宋爱国名将岳飞所创,岳飞被害后随之禁学此拳,因此历代均为秘传。清朝同治年间,有位名叫吴天喜的老汉,携妻小逃难到汶上南站后李尹村,幸遇乡绅房春堂接济。为报其恩,吴天喜秘传其武功,后被世人所知。问其武功由来,吴只说在岳王庙梦中所学,至今在汶上及周边还有神拳吴天喜之说。吴天喜临终前,将身世告知房春堂,他原是太平军将领,岳飞后代,为躲避官府缉拿,隐姓埋名,逃难至此,所传武功为岳王拳。房春堂谨记师训,秘不外传。直到1880年,才将此拳传于族侄房光禄,亲属姬庆余,并流传至今。
“据说当时有8套拳法,但是实际传承下来了只有6套。”房茂举说道。为方便学习与记忆,房茂举创建了专学此拳的歌诀:一趟踢腿快如风,二趟走拍似雷鸣,三趟飞脚分左右,四趟犁行半路停,五趟夜行一张犁,六趟摇楼送七星,七趟猴马齐出洞,八趟上门左右攻,九趟前扫接挂脚,十趟后扫生虎风,十一迎手把人携,十二窜顶架式终。岳王拳将技巧寓于搏斗运动套路中,重视在技术上的实用,以打拿、点、摔、踢、击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富的,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心动形随,形成独特练功方法。
其中,八趟捶是训练技击的主要内容。可对练,也可拆开作散手练习。主要训练进退的步法,攻防的时机,劲力的适宜,闪展、腾、挪,粘、连、靠、打、点、缠、擒、拿、跌、摔、解脱的技巧。八趟捶名称分别是,一趟偎身靠打、二趟闪展腾挪、三趟硬捶、四趟动力、五趟五马破槽、六趟乌龙盘爪、七趟双人巧取、八趟老虎蹲崖。其特点是突出攉打、轧打、截打、趁打、五横六肘、欺打扒靠的独特技法。讲究攻防寓于一体,“静占敌先,动在敌前”,做到稳准狠。
“例如‘功成身捷去,沉识拔骨来’,说的就是用身体的全部力量去攻击对方的一个部位,就能一招制胜。”房茂举向记者演示岳王拳招式时这样说。
房茂举曾是一名教师,他把岳王拳融入体育课中,并在业余时间组建武术队,指导学生们练习岳王拳,既让孩子们传承岳王拳的各种套路,又能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技能。
战必有伤“故出僧医也”
《少林寺伤科妙方》记载:“从战迎敌,战必有伤亡”“必然启僧自医,故出僧医也”“僧医以自创自救为本,秘不外传”。在习武的过程中,会发生骨折、脱臼、错位等伤病,习武之人逐渐摸索出一套快速修复身体的方法,这与中医的正骨推拿有许多相似之处。因为有了众多实战格斗的经验,所以也更加了解身体的构造。
“例如,在比武切磋时候,万一不小心把对方骨头打折了,看上去虽然赢了,但实际上伤了人就是一种失败。如果能把受伤的人治好了,才是真本领,武艺与武医就是依靠的关系。”房茂举说。
房茂举小时候就知道学习岳王拳武师经常在村里给人治病,他也经常在旁边观看。到了二十多岁,才给三爷爷开始当助手。在村里当教师的那些年,他还在小学门口盖了几件土房子,一边传播武艺,一边用自己掌握的武医本领给村民免费治病。
由于武师对人体经络、穴位、骨骼都比较了解,在此基础上还传承了一套正骨复位点血调经的手法和方药,便可疗伤调药。房茂举说,武医就是以武为媒介,以中医为依据,从而达到治愈病痛,消肿化瘀,祛风散寒的功效。可以说,岳王拳既是拳法,又是医术。就这样,乡邻有了跌打伤痛,便去找岳王拳的拳师们治疗,上百年来逐渐有了“拳师本领高”的说法。
“去年的时候,有个来我这的朋友下嘴唇腐烂,我说你得医脚。因为上唇属胃,下唇属脾。下唇腐烂在中医里就是脾的毛病,而隐白穴位于大拇脚趾的内侧,是主管脾经的经穴,湿热一通,下嘴唇腐烂也就好了。一星期后,他的症状就缓解了不少。”房茂举说道。
倾尽心血,只为薪火相传
房茂举家一楼的房间,挂满了乡邻送来的锦旗,这让他颇为自豪。房茂举笑着说:“这些锦旗都是我用岳王拳演变出来的推拿技法来治疗好的患者送来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多年的传武行医,房茂举慷慨付出,无怨无悔,这也使得岳王拳被评定为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于岳王拳的相关技法,因为没有相关资料记载,到房茂举这辈的时候,已经面临失传的可能。现在房茂举一有机会就推广岳王拳,退休后的他对岳王拳的传承和发扬热心不减。在村里的大力支持下,还自费办起了岳王拳传承班,陆续招收了七十多名孩子,将岳王拳术免费传授给他们。为了保护和提升岳王拳术,他经常与安徽、江苏、河南等相邻同道切磋探讨武艺,为岳王拳的发扬光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后李尹村党支部书记冯宗海说,“以前,村里的每个人基本都练岳王拳,我就是从小开始学习的。时代变迁,习武的习惯却在我们村流传了下来。”为了让岳王拳更好的传承下去,村里还专门把广场上的两间房子收拾出来,供房茂举教授徒弟使用。
房茂举说:“岳王拳承载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使练习者德厚处世、强身健体。练习岳王拳能掌握技击技能,借助攻防技巧,见恶不畏,见义勇为,有防身制敌的价值,对弘扬中国传统武术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作为岳王拳的传人,只要我还能动,就一定会把岳王拳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