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
第03版: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的中华智慧

■张梧

蕴含天人合一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天人合一理念,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整个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看法,即天道与人道的内在统一,自然与人事的相互贯通,一切人类活动均应顺乎自然规律,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华民族以“万物一体、中和位育”的整全视野看待自然,以“道法自然、顺天应时”的平和心态尊重自然,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智慧利用自然。进入新时代,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离不开对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理念的充分汲取与现代转化。

天人合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华文化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和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大局出发,创造性提出一系列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天人合一等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理念主张“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万物具有共同的本源,遵循共同的法则,并且构成相互联系的系统整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整体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大论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阐明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等等,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天人合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结合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把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视为共产主义的鲜明特征,“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恩格斯则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一起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活动一旦违背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这些观点与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理念相互融通。中华文明始终坚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共生理念,追求“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的和谐境界,强调敬天保民、重农顺时等朴素的生态观念。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地位,诞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天人合一理念才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焕生机;只有立足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理念,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就能在中华大地根深叶茂。

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底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曾经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时至今日仍然是建立在“人口少、能耗高”的基础之上。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收紧的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继承发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明生态智慧。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坚决摒弃敌视自然、破坏自然的传统模式,就是因为中华文明蕴含着敬畏自然、人与天调的生态智慧。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应当自觉借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按照“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重大理念,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坚信,传承千年、生生不息的天人合一传统,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迫在眉睫,能源危机等生态资源制约日益加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其中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弘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有助于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弘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有助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牢牢占据可持续发展的道义高地,彰显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地位和作用。弘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有助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凝聚起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力。弘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有助于推动全球各大文明在生态问题上的交流互鉴、凝聚共识,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文明日益成为超越意识形态、打破文明隔阂、跨越国家边境的全人类共同关切问题和最大交流平台。越是在西方各国高筑“绿色壁垒”之时,越是要发挥中国引领绿色发展的全球领导力。传承弘扬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理念,责无旁贷,正当其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只有保持天人合一的文化底色,才能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只有汲取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才能让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只有赓续天人合一的先人智慧,才能实现永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只有光大天人合一的中国精神,才能让建设美丽中国与保护地球家园并行不悖。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依旧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尼山学者)

2022-12-2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8686.html 1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的中华智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