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伟
在金乡县农业科研战线,有一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扎根基层醉心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测试、抗性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他就是市劳模、金乡县鸡黍镇共创家庭农场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总农艺师刘强。多年来,他长期奋战在农业科研一线,以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为农业科技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作中,刘强累计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抗重茬大蒜新品种5个,其中,选育的大蒜新品种“金蒜3号”“金蒜4号”是目前金乡大蒜生产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1000万亩,有效推动了金乡大蒜种质资源创新,分别获济宁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参编著作7部。连续12年承担国家和山东省棉花、玉米区试及生产试验,主持建设了600亩农作物新品种科研试验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鲁西南“国家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试验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近三年来,刘强主持测试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试验材料2.2万余份,协助审定玉米新品种200多个,棉花新品种30多个,小麦新品种11个,展示农作物新品种50多个。审定的新品种累计推广近4000万亩,亩均增产8%以上、增效5.4亿元。研究推广的大蒜绿色生产技术,可显著降低大蒜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用量,亩节约成本98元,同时土壤中氮磷累积减少40.3%、农药残留降低35%,有效缓解了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压力,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金乡大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辛勤的工作和丰硕的成果获得社会各界认可。刘强先后被金乡县人民政府评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被共青团济宁市委评为“济宁市首届百优创业青年”,被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为“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先进个人”。2021年10月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聘为“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金乡综合试验站长”,2022年当选济宁市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