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李敏)今年以来,梁山县紧紧围绕党员教育实际,坚持党建统领,积极发挥镇街党校主阵地作用,推进实体化建设,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线上线下互动的党员教育“水泊样板”,力促党员教育培训“全员、精准、有效”。
强化阵地建设。提升县委党校办学条件,发挥主阵地作用,在14个乡镇(街道)开展“示范校”建设,以水泊街道、小路口镇、拳铺镇等基层党校为重点,打造3处以上可学习可借鉴的“示范校”,持续提升13处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打造20处现场教学点。按照党性教育(红色)、乡村振兴(绿色)、基层治理(蓝色)三个方面,“红绿蓝”分类现场教学点,串点成线打造特色党员教育培训路线。梁山县水泊街道因地制宜,开展“1+3+4+N”工作法,建优一个主阵地,建强三个特色鲜明的教学基地,覆盖农村、城市、两新、机关四类领域党员,打造N种课堂方式。通过创新场馆教育、观摩教学、技能培训等10余项教学模式,同时增设县情、县域经济、文化等特色课程,丰富学习形式。
丰富教学模式。选聘县级党员教育专家36名、党员教育师资56名。县委党校统筹教学培训力量,各镇街党校由县委党校选派2名班子成员、1名教师帮包联系,定期对师资进行培训指导,并设立2至3处教学点,将教学阵地延伸到现场、延伸到基层,方便党员就近就便参加培训。开展名师送教下基层活动,统筹县级师资调配到乡镇(街道)培训现场,充实基层培训力量。选好用好各领域各行业的生动案例,加大案例教学力度,教学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为增强党校教学的实效性,梁山县拳铺镇在党校教学的基础上,打造实训教育基地,开辟现场教学模式,利用褚庄、刘官屯、南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社,组织党员干部到实训基地学习种植、养殖技术;借助拳东党政廉政教育基地,每年“七一”“十一”等特殊节日,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地进行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和为民服务意识。
注重培训实效。就培训管理、学员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持续用力,加强过程管控和质量管理。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班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序组织党员参训。实行小组长制度,集中培训推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党员培训电子档案,培训情况纳入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健全教学运行和教学效果评价反馈机制。通过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开展讨论,引导党员围绕中心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根据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授课风格、内容设置等,找到改进方向,形成共性意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