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4日
第03版:

“替补老师”小王

杨丛

在我们学校,小王无人不晓,因为他“替补”出了名。小王四十出头,身材瘦削,瓜子脸,面容清秀,戴一副眼镜。一说话就朗朗的笑,亲和、爽快扑面而来,很逗人喜欢。

听小王说过,他是师院物理系毕业。刚到学校时,上对口的物理课,后来有的学科缺人手,而物理教师过剩,他就成了“替补”,初中学科几乎都上过。最近几年,才稳定为地理教师。而谈及这些常人眼里的不公,小王却满脸坦然:“都是干工作拿工资,在什么岗位都一样!”

也许深受专业影响,小王酷爱修理电脑,技能开店也够格。因此,除了上地理课,领导又给他压担子,填补教室多媒体维护员不足的缺口。这一下,小王忙得像个陀螺转,时常被呼叫去修理办公室里堆着的电脑,还有私人请去修理。小王仍旧每天脸上阳光灿烂,工作干劲十足。

说起小王,保安老姜也忍俊不禁。一天深夜,老姜巡查教学楼背后,突然发现一间教室亮着灯。担心价值昂贵的多媒体被盗,他急忙拎着家伙,悄悄摸到教室后门察看,却见里面空无一人。纳闷间,讲台下突然钻出一个人,惊得他魂飞魄散,细看才发现是小王。原来,这个教室多媒体坏了,收到检修请求后,小王担心第二天上课受影响,就连夜加班修理。可问题难查,一直工作到深夜,没想到惊动了保安。

今年,刘老师生二宝去了,小王又“替补”她的班主任。因为同在一个级部,教室挨近他的办公室,一下课,我喜欢到他办公室歇歇脚。每次去,里面就像赶街子,问作业的、要电话打的、借钱的、喝水的、反映情况的,来来往往,热热闹闹。他总是笑眯眯地耐心倾听,热心解决,一点也没有“代理”的应付感。

放假前一天下午,我又到小王办公室里歇脚。刚聊了几句,一个学生就跑进来,“老师,教室里没水啦!”小王立刻扛起一瓶纯净水走出去。回来后,我好奇地问:“你班学生还供纯净水呀?”他笑呵呵地说:“从我当班主任起,这班学生就供水。”我又追问道:“那一个学生收多少钱?”他笑着说:“哪能收钱呢!班里山区学生多,太困难,我自己出钱了。一年下来,也不过两三千元吧,我负担得起!”说这话时,他语调平静,理所当然,我心里却波澜起伏,肃然起敬。小王来自农村,工资不高,晋职不顺,两个孩子在上小学,还得赡养双亲,其实并不宽裕,可他仍想着学生的困难。愿当工作“替补”,还能微笑着补好缺位,看似受了委屈,却成就了事业,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2022-09-24 杨丛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0914.html 1 “替补老师”小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