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可以说,这次疫情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我市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数日来,全市上下为防控阻击疫情蔓延、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做出了无私奉献和艰苦努力,为这座城市筑起了最强战“疫”防线。在大家的努力下,好消息也不断传来,我市部分区域相继解封,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解封”不等于“解防”,我们依然要众志成城、战斗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篙松劲退千寻”。越是疫情防控决战关头,越考验韧劲、毅力,需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中就会散一尺。只要疫情还在,就不能轻言成功、歇脚停步。唯有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持续为这座城市筑起最强战“疫”防线。
数日来,我市医务工作者、下沉干部、公安干警、志愿者等等,毅然决然、毫不犹豫地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承受了超乎寻常的压力,以自己在各自岗位上的辛苦付出守护着济宁这座城,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广大居家的市民们,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理解支持各项防疫工作,积极配合、同心战疫,为防疫工作承担着个人责任。我们每每看到,在小区门口,民情书记、物业、志愿者等跑腿为依规不能进出的居民购药、取物,居民则从家中拿出水果、防疫物资等慰问品送给防疫人员,构成了一幅交融、合谐的抗疫画卷。
一座城,一条心,哪有战胜不了的疫情。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都会被看见,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继续咬紧牙关,保持战斗状态和攻坚姿态,再苦再累,都要扛住顶住,继续全力以赴、压实责任,重兵合围、以快制快,坚决彻底扑灭本轮疫情。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共有社区“两委”、党员、志愿者、下沉干部等17.3万余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20630个“市县镇村”四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主动下沉一线;3400余名社区党员群众就地转为志愿者。他们积极协助社区开展上门采样、卡点值守、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活动,汇聚起同心战“疫”的强大合力。有那么多冲锋在前、尽职尽责的党员干部,有那么多可爱可信可敬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逆行者”,有那么多顾全大局、积极乐观的市民群众……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到底、一战到底,就一定能够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在同舟共济中共克时艰,在众志成城中赢得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一定胜利!面对疫情防控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和艰苦卓绝的大考,我们没有退路可言,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坚定信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继续攻坚克难、迎难而上、顽强奋战,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防线,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如此,我们就一定能够积小胜为大胜,奋力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