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应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传统“民本”文化基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深化“两个结合”的当代实践。
激活民本文化基因,深化“两个结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融和的过程,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立于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净化。要深入挖掘传统民本思想蕴藏的民主精神、重民富民教民内涵,充分认识到我国“以民为本”的优良传统,将其中符合现代的理念内涵更好地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传统智慧,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激活民本文化基因,深化“两个结合”,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做到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指南。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深入挖掘传统民本思想中具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对其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激活传统民本思想的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新时代的新要求,对传统民本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传统民本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促使其进一步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的民本基因充分激发出来,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梳理传统民本文化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重民、贵民、养民、富民、教民思想内涵,结合新时代理论发展和社会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传统民本思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传统民本智慧。
激活民本文化基因,深化“两个结合”,必须坚持“会通”精神,做好“结合”文章。《易传·系辞上》有“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这里的“会通”强调的是融合与创新。“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没有“会通”精神也就谈不上思想的发展和创新。“会通”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张岂之指出,“会通”精神有助于中国思想文化上的再创造,使中华文化不断地丰富多彩。新时代要继承弘扬传统“会通”精神,将传统民本思想与当代人民观深度融通,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内涵转化、价值融通、文化结合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继承弘扬传统民本思想,做好“结合”文章,必须以“会通”之精神,激活民本文化基因,融通传统“民本”与党的人民立场、群众观念,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本文系2021年山东省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课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项目编号:2021X1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单位:中共曲阜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