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第04版:

守书店的老人

蔡随芳

每有闲暇,喜欢去附近小区门口书店买书。老板是个老太太,短发花白,精神抖擞。店面狭长,只有十来平方米,左墙挂着最新的报纸杂志,狭长的桌子摆满了书,右墙陈列着孩子们喜欢的学习用品。老人安静地坐在店的后部,目光清淡地注视着街上的匆匆行人。

今天不赶时间,在书店里多挑了会儿书。付款时看见老板坐的藤椅上有个针织的垫子,圆圆的,跟藤椅很吻合,针脚细密,色彩搭配有致。我喜欢编织,就和老太太搭讪,“这垫子是你自己做的吗?”老人回答:“是我用毛线勾出来的。”她还起身,好让我看仔细。这个精美的垫子,让我们攀谈起来。

疫情时期,口罩之下,人与人交流更少些。我时常到这里买书,还是头一回和店老板交流。我问:“你这家书店开了很多年吧?”她自豪地说,她是1997年开始干这一行的。

那一年,她退休了,孙子也上幼儿园了,一下子多了空闲。1997年的6月19号,她推着自行车在小区里试着卖报纸杂志。那时的人都有订杂志看报纸的习惯,不像现在满大街低头族。那时候卖书,她选择一早一晚上下班高峰期,书摊是流动的,专选人流量大的地方。有了稳定的客源,她在人行道旁开个书亭,是个面积不大的小木屋。一开就是十年,直到书亭拆了,才租下小区外围的商铺,也两三年了。

因为开书店,老人的孙子和外孙女都爱上了读书。孙子武大毕业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现在拿着高薪定居在上海。外孙女也是武大本科毕业,在读博士学位。

我忍不住赞道:“您这是书香门第出学霸!”老人谦逊地笑了笑,“其实,现在手机盛行,开书店并不赚钱,但想到自家孩子读书改变了命运,希望有更多的孩子爱上读书。”

真是一位满满正能量的老人,她坚守的不仅是一个书店,更是一份信仰。她的书店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许多人的生活。

2022-09-04 蔡随芳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9892.html 1 守书店的老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