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5日
第02版:

实现助企攀登新突破 开创制造强市新局面

汶上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张德平

随着干部助企攀登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例如:一是干部作用发挥不平衡、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仍然存在;二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依旧不足、创新型人才依然不够;三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程度不高,互补性不强,协调性不足,未能充分释放制造业企业发展潜能等。建议:

一、探索队伍建设新模式,增强制造强市向心力。对列入干部助企攀登活动的企业和助企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助企干部选拔和工作办法,将助企干部工作成绩列入派出单位考核,对工作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让助企干部能专心助企。加强对助企干部的专题培训,重点从政策落实、谋划项目、对外合作、生产运营等方面多角度、多层级培训、提升,切实提高助企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难题的实操能力。加大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力度,重点从宏观政策、企业管理、智能化改造、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强培训,促进企业负责人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实现惠企政策再落实,激发制造强市新活力。按照中央、省、市惠企纾困部署要求,对惠企政策再梳理再完善,聚焦国务院稳经济33条、省四批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等系列政策,逐企梳理,强力推进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组建政策研究专班、惠企政策兑现服务队等,结合本地实际,出台适合自身的产业支持政策,服务队与助企干部、企业负责人一对一研究政策,量身定制惠企政策包,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通过“一站式、兜底式”服务,主动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免申即享,确保政策兑现快速到位。同时,梳理已兑现政策的典型案例,广泛宣传,提升惠企政策的知晓率、满意度。

三、突出科技创新增动能,培育制造强市新动力。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将财政资金的资助金额、优惠金额、补贴金额、奖励金额等与企业的自主研发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成果转化水平挂起钩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聚焦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技术源的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做强做优一批“高、精、尖、特”创新载体,构建创新网络,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同时还要鼓励企业积极申请和创建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集成和应用,做好强链引链、延链补链文章。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新产品的研发奖励制度,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为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四、推动两业融合加速度,提高制造强市竞争力。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可以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可以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先进制造业向价值链、产业链高端迈进的过程中,必然会由生产环节逐渐向研发或营销环节转化,由综合“制造”向综合“服务”转化。要推动以服务为主导的反向制造,依托大型制造业企业,以产需互动为导向,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如资金资助、税收减免、信贷补助等,引导企业把市场研究、研发设计、运输仓储、营销策划、售后服务、人才培训等服务功能剥离出来,推动以服务为主导的反向制造、反向整合,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做好“养链融链”文章。

2022-08-1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7690.html 1 实现助企攀登新突破 开创制造强市新局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