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刘欣 高齐)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树牢“头雁领航、攻擂夺旗”的职责使命,邹城市抓实抓细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培养、管理、激励”四个方面,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村级头雁队伍,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抓选拔任用,让村党组织书记源头有活力。坚持严格把关,按照政治素质好、遵纪尚德好、群众口碑好、担当精神强、带富能力强、服务意识强“三好三强”标准优中选优,进行综合评判,不搞降格以求。设立村党组织书记“负面清单”,实行“凡进必审”“任职审批”,坚决防止不合格人员进入队伍。着力抓好本土人才培养,鼓励企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到村任职,深入推进村级后备人才“90后储备工程”,确保每村不少于4名后备人才,持续优化队伍结构。
抓教育培训,让村党组织书记干事有能力。建立乡村振兴赋能培训制度,按照不同镇街、不同产业、不同主题,分批次、分领域组织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到先进地区和知名院校开展高能充电专题培训。丰富完善“领头雁”论坛,定期通过专家讲座、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深入交流,促进党组织书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聚焦新任职村党组织书记、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建立“1+4”导师帮带机制,让科级干部帮助解决困难、镇街干部监督指导具体事务、民情书记梳理干群关系、优秀党组织书记传授经验技巧,全方位提高村级工作水平。
抓绩效考核,让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有压力。开展“村级工作擂台赛”活动,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基层党建、经济发展、人居环境、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和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底线工作进行履职承诺,充分调动村党组织书记“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胆气与担当。聚焦村党组织书记实绩考核,研究制定绩效考核前置“负面清单”,抽调纪检、组织、民政、信访等部门人员组成评估工作组,对所辖村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情况、作风表现情况等进行逐一评估分析,拿出评估意见和使用建议,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传导工作压力。
抓激励保障,让村党组织书记心中有动力。围绕提高政治待遇,构建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机制,择优选聘为“特聘组织员”,畅通上升渠道,每年拿出一定比例名额面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招聘镇街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围绕给予社会荣誉,对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村级党组织书记,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和优秀共产党员、“担当作为好支书”人选。围绕增加经济收入,建立村党组织书记补贴增长机制,市财政严格按照标准列支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补贴和绩效补贴,鼓励镇街、市直部门根据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设立专门奖项,激励村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