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
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在济宁召开,作为国际25个城市之一、中国7个城市之一、山东唯一城市,济宁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国家级5A旅游景区称号花落微山湖旅游区……今年以来,一个个旅游喜讯纷至沓来,济宁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更是文化旅游的名城。
济宁作为人口大市、文化大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而扬名天下,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济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努力培育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旅游景区,推动景区建设不断上台阶,文旅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文化旅游是社会经济活力的风向标,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就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创新举措,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进一步打响“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文化旅游品牌,聚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聚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要以更大力度加强宣传推介。省委书记李干杰强调,要把“文化宣传创新”作为“十大创新”之一,不断提高文化创造力、传播影响力、宣传引导力,既要会说、更要说好,把好声音、正能量传播出去。我们要抓住全省旅发大会召开、获评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级5A景区等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健全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体系,依托新华社、央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和“这里是济宁”四级联动融媒矩阵,持续在央视、山东卫视投放济宁宣传片,加强全媒体宣传、互动化传播,集中推介济宁的好景区、好产品、好线路、好服务,在全国、全球打响“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文化旅游品牌。
聚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要以更高标准加快项目建设。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压舱石”。要加快建设提升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南旺分水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道总督府遗址博物馆,让“活起来”的文物讲好儒家故事、运河故事、中国故事;高水平建设方特复兴之路、华侨城十里画廊等重点文旅项目,树立济宁文旅新地标。要用好这次大会与国内大型文旅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积极争取国内大型文旅集团在我市投资一批优质文旅项目,加速形成“雁阵式”旅游项目集群。要抓好景区提档升级,扎实开展A级景区品质提升行动,在微山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成功的同时,全力推动“三孔”景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积极推动水泊梁山景区5A级创建,努力培育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旅游景区。要加大对上沟通争取力度,争取我市更多文旅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争取更多的贷款贴息、政府债券等支持政策。
聚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要以更实举措激活旅游市场。要充分抓住旅游行业强力复苏反弹机遇,用好各级纾困政策落实,研究出台我市支持旅游业复苏发展的具体政策,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所有景区应开尽开,开展好各类文旅促销费促进活动,大力培育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真正让旅游市场活跃起来,把文旅消费潜力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