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7日
第03版:

修正气 谋福祉 办实事

■徐保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要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讲政德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优良基因。中国历代政治思想家既重视以德修身,也重视为政以德;既强调“忠、勤、廉、耻”等传统为官标准,也强调为官从政者的道德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自觉传承文化传统、弘扬时代精神,铸牢理想信念、锤炼过硬党性,认真做人、做官、做事,自觉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表率。

做人“厚、德、廉、敏”,以“修正气”作立身之根本。《论语》讲“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领导干部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培养浩然正气,自觉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更好带动社会风气、凝聚党心民心。待人以“厚”。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对待父母、同事、朋友,学会心怀仁爱、宽厚待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做人有“德”。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努力培养高尚的品行,襟怀坦荡、表里如一,忌戴假面具、耍两面派、做两面人,以德服人方能“近者说,远者来”。为官要“廉”。《尚书》讲“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谨记“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慎重社会交往,严守私德、公道正派,明辨是非、克己慎行。处事于“敏”。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就要求善观察、勤思考、重实践,处事灵活公道得体,无论贵贱尊卑,“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做官“至、勤、戒、仁”,以“谋福祉”作为政之己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领导干部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真心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谋事宜“至”。冉雍为政“居敬行简”,要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考虑全面、着眼长远,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履职要“勤”。曾国藩说“勤则难朽,逸则易坏”,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保持勤勉敬业的态度、身体力行的作风,不做“二传手”、不当甩手掌柜。心中存“戒”。君子应“三愆三戒三畏九思”,坚持反躬自省,加强自我约束和内心警觉,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决不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胸怀有“仁”。《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官者应心怀仁爱之心,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了解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

做事“实、准、新、细”,以“办实事”作毕生之追求。《论语》讲“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领导干部提高七种能力。领导干部要牢记宗旨意识,践行为民初心,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位不在高、做事要紧。作风务“实”,大力倡导担当实干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求实干、实绩、实效。目标要“准”,立足本职、聚焦主业,紧盯工作痛点,解决群众难点,明确工作目标,精准发力,为人民干好活。形式创“新”,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创新工作形式,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创造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措施求“细”,努力做到措施细化、群体细分、服务细致,不做“盆景”要造“风景”,让每一名群众都能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仁人志士、贤相良臣辈出。领导干部应鉴古知今、见贤思齐,常修为政之德,永葆敬畏之心,牢记国之大者,始终不忘初心,在实干奋斗中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作者系共青团聊城市委书记)

2022-07-2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6012.html 1 修正气 谋福祉 办实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