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谷常浩
近年来,微山县微山岛镇杨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深挖本土资源,在产业融合、生态宜居、文化传承等方面谋篇布局,积极领办合作社,开辟微山岛渔家民宿旅游先河,打造红色美丽村庄,将昔日贫穷落后的湖区村建设成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样板村。杨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21年确定为中组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杨村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个村子能否富,关键有个好支部”。2013年,微山岛镇党委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行动,为杨村党支部配强支部班子。新的村班子走村入户,破解难题,激活了内生动力;广开言路,寻求政策,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坚持党建统领,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推进了乡村治理;精心打造旅游,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文章,实现了由乱到治、由穷变富的蚕蝶之变。先后制定系列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建立起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机制,以强化规范管理、加强教育培训等方式建强了战斗堡垒。杨村党支部锚定打造“红色杨村”目标,立足基层党建目标认领工作机制,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精气神,连续4年组织党员向党支部、党支部向镇党委分别认领工作目标,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引擎。
有了良好的干群基础后,杨村党支部大刀阔斧谋发展。探索实施“党建+内置金融”,2017年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村民入股”的思路,率先在全镇开展农村内置金融试点工作,按照村民资金入股、到期分红的方式盘活全村资源,募集资金131.1万元,吸纳社员139人,开展村内资金互助,有力地支持了村内经济发展。成立以来,累计为社员贷款85笔,贷款总额700多万元,实实在在地支持了85个杨村普通村民发展产业,为村民的自我发展和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探索实施“党建+合作社”,成立微山县鑫缘旅游专业合作社,收储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项目10处,以农户房屋入股、合作社整体改造、委托公司运营的方式实现了农户、集体“双增收”,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探索实施“党建+电商”,上线“荷先生食品”微信小程序,举办线下“购微山湖特产、助乡村振兴”年货节,组织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推介微山岛特产松花蛋、咸鸭蛋、莲子等农特产品,开辟了经济收入新路径,累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5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杨村党支部一边挑起“金山银山”,一边挑起“绿水青山”。在党支部带领下,先后硬化村内路面5000余米,安装路灯350余盏。2016年,紧抓“乡村连片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遇,按照“一村一品,一点一景”的建设思路对村内废弃坑塘升级改造,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在辘轳井、石磨盘、鱼鹰等特色元素上下功夫,建成了小桥流水、绿树环绕的生态净化河景观。2021年,红色美丽村庄项目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杨村党支部先后打造红色驿站、红色党群服务中心、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站,打造约600平方米极具渔家风情的立体墙绘。围绕“古韵杨村、烽火杨村、奋进杨村、振兴杨村、未来杨村”五大板块,设计布展了杨村红色文化展览馆。如今,漫步在杨村,杨柳依依、流水淙淙,移步易景、情随景生,浓浓的渔家乡土风情吸引着大批游客流连忘返。
湖光映初心,旧貌焕新颜。如今的杨村,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曾经的“水沟沟”变成“金沟沟”,泥土地里走出“小康路”。杨村党支部不忘初心、实干笃行,正带领着全村党员群众绘下更加绚丽多彩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