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2日
第01版:

加强党建引领 筑牢“红色堡垒”

——记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党支部

■本报记者 谷常浩

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引领”“服务”“推动”作用,以党建工作推动疾控工作发展,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堡垒”。

疾控党支部由疾控业务管理和健康教育科、免疫规划科、传染病防治科、职业病与学校卫生科组成,承担着疫情防控流调、采样检测、境外人员接转、疫苗接种、物资保障、宣传培训、会议和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支部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狠抓不放,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开展系列办实事开新局活动。

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查“元凶”。流调处置组作为抗“疫”作战的侦察兵、尖刀班,日夜坚守,承担着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追溯、传染途径分析等任务,他们身着繁冗的防护服穿梭于大街小巷,调查确诊病例、追寻“密接者”。共排查重点人群584人次,本地管理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372人,突出快速、精准,力争用最短时间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核酸采样检测,与病毒零距离搏杀。采样组不分寒暑、无论昼夜,随叫随到、来样必采,设立两处采样点,24小时值班,群众随到随做采样;实验组轮番上阵,收样、登记、核对、检测、复检,与潜在的病毒作伴、抗争,连续工作多个小时已成为常态,汗水浸满厚厚的防护服已成习惯。疫情期间共采集食品及外包装、环境样品46万项次,重点人群样品74万余份;完成核酸检测84万余份、血清抗体检测7514份,汗水汇聚海量的数据成为邹城疫情防控政策制定的有力支撑。

“点线面”结合,全方位推进疫苗接种。升级“点”,指导扩容全市预防接种门诊32处,增设接种单位5家、大型临时接种点2处,“流动服务队”21支,财政配套冷链、信息化设备;沉一“线”,成立专业团队分片包保,指导规范现场接种、异常反应处置;扩大“面”,综合利用宣传资源,全方位开展电视、新媒体、手机平台、交通工具宣传。抓住改革试点机遇,设立了成人接种门诊,接种新冠疫苗5.1万余剂次,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培训演练,凝聚更多抗疫战士。将疫情防控标准、规范、科普知识快速传递,成为各镇街、各部门做好疫情防控的“主心骨”。组织各镇街、部门单位参加疫情防控大培训23场次,培训2200余人,举办流调、疫苗接种、消毒消杀等专业培训20余场次,组织700余人参加了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专项培训及在线测评;指导60余个重点行业、场所规范消毒;组织大型应急演练5次,参与观摩420余人次,指导各镇街、部门单位进行演练,全面提升实战能力。

疾控党支部坚持以基层党建提升为着力点,强化党建工作基础,提升基层工作能力,把握关键,突出特色,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强化支部主体责任,定期召开支委会讨论支部主要活动方案,结合工作实际,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抓实党支部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活动,结合五四青年节,开展“铭记党史∙薪火相传”职工运动会,通过“我与党旗合个影”活动,弘扬老防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赴田黄尼山抗日英雄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感受鲁南军民抗日风云,缅怀鲁南军民丰功伟绩。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从严落实干部一岗双责,认真做好巡察整改等各项工作,组织党员集中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筑牢思想防线。注重运用好监督执纪四个形式,始终把纪律放首要位置,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做到早发现,早提醒。

2022-07-22 ——记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党支部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05652.html 1 加强党建引领 筑牢“红色堡垒” /enpproperty-->